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关注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创新,在医疗形式和学术观点上,有了新的尝试,私人办医院、融汇中西医学说等,就由此而产生。
为了群策群力,早在清代末年与民国初期,就有办在宁波的“防疫病院”,以及在杭州创办的“祥林医院”等。甬上,因夏秋霍乱流行,沿户相染,生灵涂炭,范文甫先生乃振臂行义,率弟子并召同郡医界,办起“防疫医院”,自任“院长”,并聘沪上祝味菊为“副院长”,门人吴涵秋等十余人,巡视病房,初设床位六十张,后增至百余张,活人无数,造福一方。
虞祥麟者,早年习伤、外科,悬壶杭城,颇有医名。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7年),在皮市巷附近创办“祥林医院”,以中医伤科为主,设病床二十张,并邀请当时杭城名医裘吉生、陈道隆、何公旦等,为特约医师;后又扩建新型医院于葛岭,病床增至八十张,其时已有X线设备及手术器械等,促进了中西医交流。
在学术方面,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汇通中、西医学,继承并发扬中医药学,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张山雷、张禹九、祝味菊、杨则民、朱寿朋、朱春庐、吴涵秋、汤士彦等。他们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也从临床上拓展了中医药的运用,为发扬、振兴浙江和全国的中医药事业,殚心竭力。
张禹九,字国襄,湖州(今湖州市)人。生于清代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卒于公元1957年,享年66岁。精喉科,亦擅长内、妇科。从业于吴兴西阳著名喉科查仲梅,立法处方有独到,名闻苏、浙、皖,形成独特的“西阳喉科”。禹九盛赞盐山张锡纯“衷中参西”的学术观,尝谓:“当今,科学发达之秋,自应舍支吾医学上之糟粕,而走向科学化之道路。”主张改进学术观点,但反对废弃中医。主办《吴兴医药》、《医学杂志》、《国医周刊》等,并撰文交流。有《中医生理学研究》、《药物便读》、《四诊摘要》、《喉科经验集》等。工书画,擅长工山水、花鸟,1956年时,张氏有四季彩墨画,参加浙江省第一届国画展览会展出。
祝味菊,生于公元1886年,卒于1951年,享年66岁。绍兴人,民国时期的医家。祝氏世代业医,弱冠进蜀,问业于蜀中名医刘雨笙,继进军医学校学医,并随石田博士东渡日本,业成回国,医名大振。主张“吸取西医之长,以改进中医”,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人物。沪上名医陈苏生(绍兴市人),乃其高足。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