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医方类聚》中双生子形成机理,脉象诊断双生子,双生子一死一生记载的描述,反映出《医方类聚》中有关双生子的部分记载。结合遗传学、现代医学对双生子进行分析研究,为我们进行双生子证候研究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医方类聚》系朝鲜人金礼蒙等所编,成书于公元1445年,是收集我国明代以前150多种医籍加以汇编而成,[1]内容极其丰富,堪称集医方之大成。在其妇科分册中,有关于双生子的记载,对我们研究双生子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双生子,即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为两个胎儿或两个卵子分别受精形成双胎。双生子的发生率约为10%~12%,由于同卵双生有完全相同的先天遗传背景,所以在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中,可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对各种疾病与证候的研究,有利于在同一个平台上了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一种性状与证候中占多大比例。因此,对双生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3]古人从双生子的诊断、疾病的预防等对双生子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分述如下。
阳施阴化,精气有余——双生子产生机理
“然则妇人妊娠有二胎者何也?按古今方书并无论及,此者惟巢氏论云:‘阳施阴化,精气有余,故生二胎’,且谓成一胎之理其精有几耶!今观妇人有二胎者,其精神气宇,略无小异,至于数有二胎,或间成二胎者,有俱男俱女者,有一男一女者”。[1]这是《医方类聚·娠子论》中,对双生子形成机理的归纳:“阴施阳化,精气有余”,说明古人用阴阳学说、精气神学说去了解双生子现象,集中于“精”是形成双生子的关键,精分先天、后天二类,先天之精包括遗传,“双胎精气盛”(《御纂医宗金鉴·双胎品胎》),包括现在认为全能分化潜力,[4]家族双生等问题,对某些“精气有余”之孕妇,就可能形成双生子。
古人从精气学说来认识双生子的产生,虽然是一种朴素的观点,但是也不乏合理性。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异卵双生子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促排卵药的使用、多胚宫内移植等有关。Martin认为异卵双生子孕妇月经期易有多个卵泡发育和成熟的倾向。而同卵双子的发生原因不明,但高龄妇女受孕,同卵双生发生率上升,研究其孕妇发现,P53基因有减少的倾向,提示同卵双生子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关系。[5~6]通过对《医方类聚》和现代医学有关双生子形成机理的比较,有助于我们研究双生子的起步。
阴阳男女,左右浮沉——脉象的古典观察
脉象是在气血的基础上,以心脉为主,诸脏协调下形成的。在妇女妊娠后,人体的各种机能即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脉象反映出来。在《医方类聚·巢氏病源》中记载:“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书中通过对孕妇左右手脉象变化的判断,诊断出是单胎还是双胎,是男婴还是女婴。在《医方类聚·直指方》中记载:“尺脉俱浮产二男,尺脉俱沉产二女。尺脉左偏大为男,尺脉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大者大而有力也,左右手脉俱疾二子。”[1]说明我们还可以从尺部脉象的变化,判断妊娠妇女是单胎还是双胎。通过这些脉象的变化,古人对妊娠妇女及双生子有了一些初步的观察。双胎、单胎很难尽从脉象判断,而且古人体会不同,如上面的论述就有矛盾,而今可以用多种性状调查及B超等,获得更可靠的依据。
古人对双生子这种现象应用左男右女这类的阴阳学说,虽然是笼统的概括,难以具体证实,但仍然注意到孕妇脉象的变化。现代研究也表明,妊娠期妇女的脉象确实存在变化。在妊娠早期,脉象改变主要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逐步上升、孕酮升高、体液代谢改变、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心输出量增加有关。而妊娠后期脉象的改变与心输出量的大量上升、外周阻力下降、血液流速增加有密切关系。但是有关脉象对男女的判断,现代医学还没有具体研究,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7]
冷热失宜,气血损伤——双生子一生一死
“寒温节适,虚实调和,血气强盛,则胎无伤夭。若冷热失宜,气血损弱,则胎翳燥,不育其两胎,而一死者,是血遇于寒,挟经养不调,故偏夭死也,候其胎上冷,是胎已死也。”《医方类聚·妊娠两胎一生一死候》[1]这说明母体气血充盛,虚实适宜,不受寒热之邪的侵袭,则“胎无伤夭”。若母体气血不足,又受寒邪之侵袭,或寒从中生,偏颇之极“胎上冷”,则胎儿“偏夭死也”。因此,在妇女妊娠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其气血的调养,使其“精气充盈,气血强盛”,同时要避免寒热之邪的侵扰,才能优育双胎。如果按现代的观点来看,古代诊断受条件限制,以诊断为短的话,那么中医对胎育(包括双生子)调理思想与大法则是合理的,为其所长。
古人通过气血学说,邪正理论来阐述双生子生死的原因,与现代医学也有不谋而合之处。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双生子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相对增多,尤其母体内的叶酸、铁不足的话,将导致母体及胎儿贫血,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与存活。另外,如果母体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则胎儿受到的刺激增加,就有可能导致子宫过度膨胀,发生早产的可能性必然增高,而早产是双生子死亡率及新生儿发病率上升的主因之一。[8]
讨 论
上面我们介绍了《医方类聚》中一些有关双生子的记载以及依据现代医学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在《医方类聚》中,将双生子形成的机理概括为“阳施阴化,精气有余”,但双生子中单个胎儿的精气是否有余?这个问题虽然书中未作记载,但值得我们关注。现代记载表明,足月出生的双生子其平均体重明显低于胎儿的平均体重,对双生子智力方面的研究也显示其智商低于平均水平,呈正偏态分布。[9~10]这些是否说明双生的单个胎儿存在先天之精不足,值得进一步探讨。另外,古人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对于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未作记载,目前对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的鉴别也是双生子研究的一个重点,除了传统血型、指纹、掌纹及面部观察外,应用微卫星DNA基因分裂技术进行双生子卵型鉴定,是一种较传统方法更为可靠、客观的鉴定方法,在双生子卵型鉴别中值得推广。[11]
对双生子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周期很长的工程,通过古医籍中有关双生子的记载,为我们研究提供了思路,有利于我们对双生子证候研究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金礼蒙.医方类聚(第十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66~369.
[2] Chihiro Kakiuchi,Kazuya lwamoto,Mzzuho lshiwata et al.Impaired feedback regulatiom of XBP1as a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bipolar disorder[J].Nature genetics,2003,35(2):171.
[3] 贾娜,刘根义.遗传及环境因素对儿童智力影响的双生子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1,22(1):63.
[4] 王米渠.中医遗传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239.
[5] 张惜阴,王淑贞,等.实用妇产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
[6] 冯作化,马文丽,王丽颖,等.分子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7] 子兰.尿液HCG与脉象关系[J].Sbi Yongji,2001,7(6):408.
[8] William J.Alms,Raanan Arenes,Philippe F.Backeljaum et al.The5Minute Pediatric Consult [M].US: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0:11.
[9] 张素琴,丁晓辉,刘玉贵,等.116例双胞胎的出生体重统计[J].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7,(5):44.
[10] 白春玉,段志达,陈容,等.38对双生子的智力分析[J].中国校医,1994,8(1):9.
[11] 何鑫,朱鼎良,韩战营,等.应用微卫星DNA基因分裂技术进行双生子卵形鉴定[J].中华遗传学杂志,2001,18(6):421.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 王米渠 李敏学 张天娥
成都市妇幼保健中心(成都,610000)陈晓燕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