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动为阳;静为阴”。对此,很多中医学者只知道古人有这个说法,但可能还不知道真正的“阳动、阴静”的含义。因到现在我们刚知道阴阳之动静有两个含义。一是单项性的:如动为阳(分子的热运动),加热时分子运动加快,温度下降时,分子运动则减慢,符合古人所说的“阳动阴静”。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之阴静并非阴阳动静的“静”,只是这个分子根据阳的多少来确定它运动速度快慢而已(人体热盛时细胞运动及心跳加快)。二是阴阳对立的:如“太极”之动,或乾的一阳爻之阳动,动极复静,用自然的话说即地(阳)蒸汽上升为动;天之降雨为静。很多人皆是把阴之静看成是静止的“静”,这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把阴之静当静止的静,就没有科学而言。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人认为“阴”静是不动的,或速度缓慢,而事实说明在某种情况下,如蒸汽阳升上来为“动”,雨阴再降下去为“静”,而这种动静与古人“太极说”相当吻合,这时阴静要比阳之动快的多。在病理情况下也是如此,如人体内阴寒偏多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此时肠蠕动加快,血管剧烈收缩,皆体现出阴之静不是静止的。又如,心的舒张属阳,收缩属阴,每一个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两心房收缩约占0.1秒,而心房舒张占0.7秒,心室收缩占0.3秒,心室舒张占0.5秒,也反应了阴之“静”的系列状态要比阳的“动”快得多。说明在某种情况阳动就快,有时阴动就快,这就是“阳动阴静”的两个含义所在。阳之动是向上升之动;阴之静是向下降之动。也可以这样说,阳之动是扩张(升散);阴之静是收缩(还回)。自然中用扩张来表示阳之动;收缩(还回)是阴,当然,收缩(还回)亦需要“动”来表示。这些是医者必须要辨别清楚的,否则,阳动阴静就没有科学而言了。
以上我们弄清了动与静的含义。再看看位置与动静的关系:所谓阳升阴降;阳动阴静,是宇宙及物质必须具备的因素。但是,如果位置不当阴阳的运动则会停止。我们先从人体开始阐述:阳升(散)为动;阴降(聚)为静。人体内的温度在38度左右,体表在36度左右,这个内外温度差别,则成为阳动阴静的必要条件。所以内阳之动永远是向外升散。而体表(外界空间)之阴(凉)之静,永远下降(向内聚)。再看天地:靠低热(内热深地层岩浆)高寒(离地面越高越寒),这是天地动静的主要因素。如地为阳,地产生的蒸汽(阳)上升乃阳之动。蒸汽到高空遇寒则凝,故形成云,阴(雨)下降(向内聚)乃阴之静。我们再看看细胞的动静:如红细胞是载氧(养)的一种物质,红细胞的载养实质是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的一个过程。它的途径和血中的养一样,主要是从动脉而来,动脉的血液因含有大量的养分(热能),属于中医理论阳的范畴。到微动脉时,血流减慢,这有利于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我们知道,红细胞是不能进入细胞(固定细胞)的,因红细胞一般直径是6~9um,而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5~6um。但是,红细胞释放出的氧(养)可顺毛细血管进入细胞。然而,凡是细胞所用的一切养分(氧、蛋白质、糖、脂肪、K+、Na+等)的途径皆是从动脉而来。这里所说的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是自然的,因自然中热则向外散。红细胞把大部分热量已经散出,因它是边走边散,把热量散出的也差不多了,此时也就到了微静脉,红细胞的这一作用和肺的呼吸很相似,如肺内的气压比外界高2~3毫米汞柱,当把肺内之气呼出时,肺内的气压又比外界低2~3毫米汞柱,外界之气又毫不费力的被肺吸入了。而红细胞到微静脉时,赤红的动脉血因养分(热能量)在途径已经散出或消耗了,所以到静脉的血液是紫黑的,静脉血基本不含养分(热能量),属于中医理论阴的范畴,阴则凉,阴则向内聚,此时,一些水(二氧化碳)阴就自然向内聚进入了红细胞。红细胞的这个过程是:从动脉端而来的红细胞内装满养分,到组织间后又装满了废物(二氧化碳等)通过静脉运走了。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自然的阳向外散(阳动)、阴向内聚(阴静)的过程完成的。我在1990年向中医界挑战《心肾水火何能相交》中,断定动脉为阳,静脉为阴,就是根据静脉在外而言,1998年版的《生理学教程》为我所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书中说,“动脉血比静脉血热”。从中也证实了“自然是以阳在下(内)才能升散(阳动),阴以在上(外)才能下降(聚),故阴静。这活生生谁也否认不了的现实,皆能证明古人”在上天为阳,在下地为阴是和自然不对称的。如果我们连这个现实都不敢承认的话,人类还怎能进步?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