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当人体紧张、忧虑、疲劳,或受饮食不当、暴饮暴食以及某些药物的刺激,可导致胃及十二指肠功能失常,胃酸分泌增多,胃蠕动加强。在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胃及十二指肠的粘膜产生溃疡面,因而有疼痛,吐酸等症状出现。
胃肠粘膜发生溃疡后,其伤口不像皮肤伤口那么容易愈合。因此,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就断断续续,迁延难愈。溃疡病的疼痛分为早发性疼痛和迟发性疼痛两种。早发性疼痛是胃溃疡的特征,在进食后0.5-1.5小时现,持续1-2个小时后消失,在下次进食之后又再次出现。迟发性疼痛则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征,在进食后2-4小时才出现,并且分为“夜间痛”和“饥饿性疼痛”。饥饿性疼痛是指一饿即痛,夜间痛则指晚饭入睡之后又被痛醒。这两种疼痛都可以在进食之后减轻消失。
溃疡病的治疗,首先要注意饮食调理,并且克服紧张,劳累等诱因,调整生活规律。可服用补脾益胃的黄芪建中汤(由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黄芪组成)来治疗。另外,可用乌贼骨(海螵蛸)85克,浙贝或熟大黄15克,生甘草5克,研成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服6克。还可用白及,煅牡蛎各120克,生甘草60克,茯苓皮30克,研成细末后用蜂蜜调匀,做成药丸。每次服10克,每天服3次。
溃疡病还可用按摩点穴法来治疗,具体方法是:患者俯卧,医生在其背部脊柱两侧及两胁部推擦,使局部皮肤红热。然后轻柔地点按膀胱经线上的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正中旁开1.5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正中旁1.5寸)、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正中旁1.5寸)等穴,以及胁部肝经的期门(锁骨中线上,第六肋间隙中)、章门(第十一浮肋游离端下)等穴,以达到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再让病人仰卧,以手掌在胃脘部及整个腹部做环摩法及由上而下的推擦法。再轻点中脘(脐上4寸),气海(脐下1.5寸),天枢(肚脐旁开2寸)穴。然后点按肢体上的足三里(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旁开1寸),内关(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穴,以活血开郁。而点按手三里(屈肘时,肘横纹头向下2寸),梁丘(髌骨外缘上2寸)穴则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耳穴治疗则可以取胃、十二指肠,皮质下,脾,交感,神门等穴,用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按压,每周一次。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