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秋季败火的方法


从立秋起,天气较少下雨,空气干燥,中医称为“秋燥”。外界的燥气会损伤人体的津液,使人体呈现出一派“燥”象:喉痒、呛咳、口干、眼干、咽干、鼻燥、大便不畅等。

秋季败火的四大方法

表现在人的心情上,就是容易烦躁,情绪低落,称“秋愁”。表现在面容皮肤上,就会产生整张脸感到紧绷的状况。所以我们的口号是:秋燥主打“败火主义”!

多吃流质食物

中医古籍中有“秋气燥,宜以润其燥。”首先,要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津。

多吃蔬果

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秋燥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水果性质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

多吃酸少吃辣

黄帝内经记载“肺主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补肺,辛辣味发散泻肺。秋天饮食要多酸少辣,所以要减少韭菜、大蒜、葱、姜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

少吃煎炸食品

一定要少吃煎炸的食物如炸鸡腿、炸里脊、炸鹌鹑等,这些食物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