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夏季防病治病之小儿暑热症篇防病


▲症状

到了夏季,有些小儿会出现迁延性发热,并伴有烦躁、易哭、唇干舌燥、口渴欲饮、饮水量多、小便次数增多、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灼热、食欲不振,以及精神萎靡、疲倦嗜睡、形体消瘦等症状,医生常将些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少汗或无汗。其特点是热型不定或不规则,体温多在37.5℃~39.5℃之间,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即使应用解热药,体温也往往只能暂时下降。而做血常规、大小便及其他功能检查时,又无病理性改变。这种发热即使不治疗,在雨后或气候凉爽时又会有所下降。特别是到了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不药而愈。医生们把这种疾病称为“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炎夏酷暑季节婴幼儿的常见发热性疾病。

病源

小儿夏季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慢,难以适应夏季酷热的环境。其中尤以发育营养较差,或病后失调导致气阴两虚的小儿发病率较高。尚无发现“夏季热”有传染性和免疫性,但今年孩子若患此病后,下一年往往会复发,有的小儿这种情况会持续2~4年,不过症状会有所减轻,病程也较短。虽然此病可以不药而愈,但若不加强防治,不但会影响小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还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如消化不良,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等。所以,重视对患儿的家庭护理和治疗是极为必要的。

治疗

用中药治疗小儿夏季热,一般多用竹叶石膏汤、王氏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等。此外,六一散、金银花露、下火王颗粒等也较适合。

另外,有一些食疗的方法,家长不妨给小儿一用:竹叶菊花粥粳米适量煮粥,粥煮至半稠时,加竹叶、菊花各6克(纱布包好),再煮10多分钟,并加冰糖适量,即可食用。

三鲜饮鲜荷叶、鲜薄荷、鲜竹叶各30克,加水煎煮约10分钟,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搅匀,冷却后代茶饮。

荷叶粥冬瓜200克,加适量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再加入一张切碎的鲜荷叶,然后再煮五六分钟即可食用。

此外,还可取绿豆100克,大红枣10枚,煎汤后加白糖适量,温服;取金银花6克、菊花6克、麦冬4克,煎水代茶饮;西瓜适量(去表面绿皮)榨汁,菠萝切片取汁,西红柿开水冲烫剥皮用纱布包好绞汁,三汁(或两汁)合并,再加冰糖、白开水适量,代茶饮用。

预防

由于治疗小儿夏季热缺乏特效药,所以预防比治疗显得重要。

首先要注意居室防暑、降温、通风、散热,使居室保持凉爽、空气新鲜。

多带孩子到阴凉通风的室外玩耍。

身着宽松、柔软的衣服,保持小儿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洗手,勤换衣服和尿布。小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以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对发热较高的孩子,还可用酒精擦浴,但不宜用冷水擦浴,以免闭汗使体温上升,甚至引发感冒与呼吸道感染等。

饮食宜清淡,少吃或不吃油腻与刺激性食物。宜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如西瓜、冬瓜、黄瓜、苦瓜、绿豆汤(粥)、菠萝、西红柿、鲜藕、酸梅汤、水果汁以及高蛋白食品——瘦肉、鱼等。

(孙清廉)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