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应配合医生寻求最佳方案。
CT扫描过度确实能增癌变风险、乳腺钼靶X线35岁以下女性慎用、“胸透”儿童体检禁用……全球都在讨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查或对正常人群进行体检时,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检查伤害?在此境地下,B超由于无副作用、价格低廉而优势崭露,但其人为误差率却可能高达30%。在现实中的医疗检查各有利弊情况下,究竟哪些疾病用哪种检查性价比最高?记者深入采访了影像学专家。专家提醒患者:检查前准备不充足,也可能导致结果出错从而误诊。
文/记者 涂端玉 通讯员 黄金娟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李安华教授
射线量:一次全身CT=百次X光胸片
不久前,国内多家媒体均摘译了美国一则报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报道称,最新研究显示,CT扫描在给人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被检查者发生癌变的危险。美国放射生物学家大卫·布里纳说,一次全身CT扫描时所发射的放射线相当于100次X光胸部检查,辐射程度跟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幸存者所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差不多。布里纳说,每1200个接受全身CT扫描的人中,可能就有1人会因检查长出肿瘤,而那些每年都要例行CT扫描的人来说,患肿瘤的比例是1/50。布里纳说:“只做一次扫描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做,发生癌变的几率就会大大上升。”
“我非常同意上述报告的提法,虽然我国暂时还没有类似的研究数据出台,但是过度使用CT现象不容忽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李安华教授如此表示。她指出,有两类人群尤为令人担心。“一类是癌症患者,不论是手术治疗还是放疗、化疗前后,为了诊断病灶和观察治疗效果,要经历多次CT扫描;还有一类是过分担心健康的人,以经常的全身CT检查换来对健康的安心。很多医生为追求看到CT直观、清晰的照片,往往忽略了X线致癌的风险,而众所周知,致癌的三大因素就是物理、化学和遗传,X线就属于可能致癌的物理因素。”李安华认为:超声波和MR(核磁共振成像)由于使用的是声波和磁场,比X线要安全很多。
乳腺钼靶X线 35岁以下女性慎用
李安华介绍,由美国刮起的“CT致癌风潮”仅是全球大趋势中的一朵浪花。乳腺X线35岁以下女性慎用、胸透不再用于少儿常规体检都是此趋势下的产物。“越来越多医学专家认识到,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查或对正常人群进行体检时,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检查伤害非常重要。”
她说,钼靶X线摄影是乳腺临床检查中的常见手段,就是将金属钼作为靶面,在X线的照射下产生波长较长、穿透力弱,能大部分被人体吸收的射线,对于像乳腺这样的人体软组织所发生的病变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乳腺检查。但是钼靶就是对于良性和恶性乳腺肿瘤可以区分开来,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年轻人乳房乳腺组织密度比较大,所以钼靶照相可能效果不佳,X线检查常不易发现病灶;而且此时的乳腺组织对放射线的损伤较敏感,故乳腺X线摄影不适于35岁以下的妇女。又因X线属于有害放射线,所以15岁以下发育期少女应禁用,孕期及准备怀孕的女性则应慎用。
此外,从2006年开始,卫生部发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不得再将X射线胸透列入少年儿童常规体检。为此,众多儿科专家击掌叫好:因为胸透确实可能引发孩子患癌、基因突变以及造血功能障碍。
B超安全但误差率高
B超与CT等相比,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价钱较低廉。据了解,超声检查的费用一般相当于CT检查的1/10,核磁共振的1/30。
然而,B超检查仍有一大令人担忧的“死穴”——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如对空腔器官病变等易漏诊,检查结果也明显受制于医师临床技能水平的发挥。“CT、MR、X线检查都是依赖设备出标准图片,医生只需要读片就可以了,但B超是人手拿探头探查,如果探不到准确的病灶位置,很可能漏诊、误诊。”李安华说。
她介绍,由于人手操作相对缺乏客观基础,因此B超诊断“生手”与“熟手”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误差率可达30%,如果是门诊疑难病,误差率甚至可达100%。”
另外,虽然目前各大医学院校基本都有医学影像学系,培养专业的放射、超声技术以及诊断人才,但是这些“专才”们往往欠缺临床知识。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呼声认为,本科生不应再设立影像学系,而应让医学学生先打好全科基础,然后在研究生阶段再攻读影像学专业。
B超与CT、MR优劣大PK乳腺、腹腔肿瘤检查 B超准确率高于CT、MR
李安华介绍,超声波检查(包括B超和彩超)便宜、便捷、安全,“对于眼睛、乳腺、甲状腺、肝脏、脾脏、膀胱、子宫、卵巢和脂肪肌肉内的肿瘤和表浅淋巴结发现率与CT相仿;经过专门肿瘤超声技能训练的医生,其对上述部位肿瘤的诊断率甚至高于CT和MR。”她介绍,目前国内体检项目中必含超声波检查,这对于早期发现肿瘤十分重要。以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为例,近年来发现最小的乳腺癌仅6毫米。而且高频超声的高清晰分辨率非常适合于这些表浅器官的显像,相比之下,CT和MR的性价比不如超声波。
对于肝癌来说,常规黑白超声和彩超扫查都非常适用于肝脏肿瘤的显像,发现率约89%,但对肿瘤良恶性质确诊率仅为60%左右,尤其是小肝癌极难鉴别。所以,绝大部分外科医生还是首选增强CT或MR作为诊断手段。但超声增强剂的使用让超声波也有了增强显像技术,可与CT、MR在同一平台上角力。
颅脑、肺部疾病诊断首选CT
虽然专家认为部分领域B超性价比强过CT,然而CT在其他很多领域却能傲视群雄,拥有目前而言的不可替代优越性。
李安华介绍,除上述表浅器官和腹部实性脏器的肿瘤应该首选超声波检查外,颅脑、耳鼻咽喉部、骨骼和肺的肿瘤都应首选CT增强检查,“因为超声波的固有物理特性无法穿透骨板和气体。”
而食道、胃肠道肿瘤应首选胃镜和肠镜检查而非B超。“由于胃肠道中空气含量较多,容易干扰B超声束,使其结构显示不清,且使用B超做胃肠检查时准备工作复杂,加之钡餐、胃肠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又高于B超,所以一般B超不作为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首选方法。”专家表示。
一些腹膜后肿瘤和巨大肿瘤由于超声波探头的局限性不易完整显示,也应该首选CT或MR。
“其实很多检查既可以用B超、又可用CT或钼靶X线。究竟采用哪种方式检查,主要取决于医生的选择和患者自身的要求,也跟医院相关科室实力和医生治疗习惯有关。如果B超技术过硬,就会有更多临床科室在检查时首选它;如果CT的设备、技术都更强大,则更多检查倾向于用它。”
准备工夫做得足 提高检查准确率
专家介绍,多数影像学检查要事先作些准备,不然会耽误时间甚至使检查不能进行。在医院里,经常有不少外地患者仅仅因为没有注意到检查细节而耽误时间、枉花食宿费用。
1.B超检查注意事项:
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或作更严格的肠道准备。如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上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
病人如同时要做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
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两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2.CT检查注意事项:
扫描前4小时禁食。在等待检查时,若因饥饿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可以饮糖水。腹部扫描前一周不吃含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造影。
扫描过程中不要移动身体。
扫描中可能要用碘造影,有碘、青霉素过敏者应主动说明。
头颅扫描时要摘掉头上发夹、耳环等金属物品,眼睛闭上,不要看扫描架上的红灯,扫描部位如贴有膏药也应取下。
检查前要带上已做过的检查材料,如B超、X线片等。
3.磁共振成像(MR)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取下一切含金属的物品,如金属手表、眼镜、项链、假牙、义眼、纽扣、皮带、助听器等。
装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人工关节的病人不能做此项检查。
做盆腔部位检查时,需要膀胱充盈,检查前不得解小便。有金属节育环者需要取出才能进行。
体内有弹片残留者,手术后留有金属银夹的病人,是否能做MR检查,要事先咨询有关医生。
检查时要保持呼吸平稳,切忌于检查期间咳嗽或进行吞咽动作。
MR对饮食、药物没有特别要求。
检查时要带上已做过的其他检查材料,如B超、X线、CT的报告。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