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面神经麻痹


【概述】

面神经麻痹,亦称Bell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一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一侧(极少可为双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等。本病确切病因迄今未明。面神经麻痹,有自愈倾向,约75%病人在几周内可获得恢复。但是,病情轻重程度和是否处理恰当及时,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目前,西医学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理疗、体疗等法。

近代用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报道,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但大量发表,则在五十年代之后。早期一般倾向于传统刺灸之法,特别是近十七年来,各种新的穴位刺激之法逐步用于本病治疗。包括:穴位注射,腕踝针、络刺、耳针、皮内针、穴位贴敷、穴位埋植、微波针等等。为提高疗效,往往多种穴位刺激法综合运用。如针刺与拔罐结合,点刺加芥敷、针刺配合中药,艾灸与穴位发泡疗法相结合,针刺配红外线照射,以及针灸结合按摩等。

当然,在所有方法之中,最主要的仍是针刺之法,为探讨最佳的选穴与手法,近年已作了不少工作。如对这些年来所报道的4395例病人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局部穴位采用透刺法比采用直刺法治愈率提高30%左右,而主穴采用远道穴比不采用者治愈率提高约10%[1]。一般主张,面部取单侧穴,以沿皮透刺为主。早期尚有炎症者,局部轻刺,病久面肌有萎缩者,宜针灸并用,如患部疼痛不已,且有青筋显露者,可用三棱针挑刺放血。而应用不同的穴位刺激方法,通过对比观察,效果亦有不同[2、3]。目前针灸本病的总有效率约在95%左右。但不同患者有所差异,电兴奋性检查表明:无变性反应者较部分变性反应、完全变性反应者效果好,而强度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髎、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患部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部基本正常,仅笑时口角稍向健侧歪斜,或皱眉时额纹比健侧浅;有效:患部明显恢复,患眼尚闭合不严,口角轻度歪斜;无效:治疗后无好转或略有改善。

共观察938例,结果痊愈767(81.7%),显效107例(11.4%),有效52例(5.5%),无效12例(1.4%),总有效率为98.6%[5~8]。

电针

(一)取穴

主穴:牵正、地仓、水沟、阳白、鱼腰、翳风、下关。

配穴:合谷、行间、外关、后溪。

牵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处。

(二)治法

每次选2~3个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为后遗症,则宜取3~4穴。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数次。针刺方法如下: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增大,宜针阳白向下透鱼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歪斜,针地仓透颊车;太阳穴深刺。症候明显部位,接负极;正极可接于太阳穴,如为面肌麻痹后遗症可接双下关穴。采用慢波,电流强度以面部轻度抽动为宜。电针治疗,据观察在发病后15天应用效果较好。如早期用电针,通电时间须控制在5~10分钟左右,病程超过半月者,通电时间可延长至15分钟。亦可在得病后先针刺5~7次,再加用电针,以利恢复。电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948例,痊愈率为75.5~93.3%,总有效率为95.7~97.2%。其中,面神经麻痹后遗症18例,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44.4%[9~15]。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阳白、四白、牵正、地仓;2、下关、翳风;3、阿是穴。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瞳子髎。

阿是穴位置:共九个刺激点。第1点在患侧内颊膜部咬合线上,相当于第二臼齿相对区,在此点前后0.5厘米处各为1刺激点,然后在咬合线上下约0.5厘米的平行线上各选和前3点相对应的刺激点6个。

(二)治法

贴敷药物:分2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条。共研细末。2、川芎、当归各500克,黄连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炼至滴水成珠,加黄丹360克,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搅匀,分摊于纸上配,每帖膏重2克。

治疗时,第1组药物用于第1组穴位,每次取4穴,主穴为主,酌加配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医者捏起穴区皮肤,右手持经严密消毒之手术刀片,在穴位上轻割皮肤,成“X”型,并挤出少量血,然后将撒有药粉之小块伤湿止痛膏(或胶布)贴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划太深,每周1次,穴位轮换。

第2组穴采用第2组药物贴敷,每次取主穴1个,酌加配穴1个。贴时将膏药加温融化,5天一换,穴位轮用。

第3组穴为点刺加芥末贴敷。先将芥末粉10克(小儿及少女用5~7克),用温水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面积约2~3厘米,厚0.5厘米。先令患者以1.3%食盐水漱口,然后用消毒三棱针以雀啄式在阿是穴每个刺激点,迅速点刺10~20下,然后将芥末敷于面颊外侧相应部位,约相当于下关、颊车、地仓3穴。病情重者,可加敷太阳等穴。敷后12~24小时取下。局部红肿,起水泡,宜按烫伤治疗。敷药后如出现热痛或流泪等,系正常现象,多在4小时左右停止。

上述方法,可单用一种,亦可轮用。一、二两组穴位,可以互相交替应用。

(三)疗效评价

穴位贴敷法治疗本病患者869例,痊愈668例(76.9%),显效111例(12.8%),有效67例(7.7%),无效23例(2.6%),总有效率为97.4%[15~18]。

针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地仓、颊车、太阳。

配穴:睛明、承浆、听会、大迎、丝竹空。

阿是穴位置:颧髎穴下后方1寸许。

(二)治法

主穴每次用1组,交替轮用。配穴为透针所到之止穴,据主穴需要而定。第一组阿是穴,以28或30号毫针进3针,分别自皮下透向睛明、地仓、颊车,施捻转手法,平补平泻,运针1~2分钟后,出针,然后在针处拔火罐10~15分钟。第二组,在患侧地仓进2针,沿皮透刺至承浆;再从颊车进针2支沿皮透刺到听会和大迎穴;太阳进针2支,沿皮透刺至丝竹空和四白穴,留针20分钟。上述2组均为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平时嘱患者自行按摩患部。

(三)疗效评价

以多针透刺配合拔火罐,共治800例,结果痊愈783例(97.9%),显效12例(1.5%)有效5例(0.6%),有效率达到100%[19]。

温针

(一)取穴

主穴:下关。

配穴:颊车、地仓、颧髎、太阳、四白、迎香、阳白、水沟、承浆、牵正。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酌加配穴3~4穴,交替轮用。下关穴取患侧,以28号毫针深剌得气后,针柄上置一1寸长之艾条段,距皮肤约1寸左右,点燃灸灼,以病人感温热为度,待艾段燃尽出针。备用穴采用针剌或透剌之法。下关穴温针,也可用95%酒精中浸过之棉球,燃着后烧针,热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第一疗程每日一次,共针10次,停针3~5天,继续下一疗程,改为隔日1次。

(三)疗效观察

共观察237例,结果痊愈196例(82.7%),显效21例(8.9%),有效18例(7.6%),无效2例(0.8%),总有效率99.2%[20~22]。

电针加穴位红外线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阳白、下关、地仓、禾髎、鱼腰。

配穴:翳风、合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先以毫针刺,提插结合捻转手法持续1分钟后,即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强度以面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宜,刺激15~20分钟。取针后,用红外线灯照射,灯与皮肤距离为31~40厘米左右,照射时间约15~20分钟。为防止红外线损伤眼睛,照射前,宜以3×3厘米纱布数层将患者双眼盖住。在照射过程中,要调整灯距,以免灼伤皮肤。亦可电针后,留针照射。照射完毕出针,再按摩10~15分钟。隔日1次,5~7次为一疗程,停针3~5天再作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观察221例,有效率在98~100%之间[23~25]。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夹脊颈1~7,地仓、四白、阳白、下关;2、臼间、纠正;3、上2(腕踝针穴)。

配穴:攒竹、迎香、翳风、合谷、足三里。

臼间穴位置:口腔内后壁,上下臼齿咬合线上。

纠正穴位置:手小指尺侧指掌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可取1组,亦可2组或3组综合取用。疗效不满意时,可酌加或改用配穴。第1组穴操作法:先取体穴2~3个,行透刺法,法同前述。在留针期间,以皮肤针叩刺夹脊颈1~7,包括督脉及椎旁,反复以中等度手法叩刺3~5遍,然后用艾条温灸至穴区潮红。第2组穴,针尖朝向屏间切迹底水平线进针,针深约2寸,提插2~3次,得气后即予出针;纠正穴可用28号毫针深刺,透合谷穴,略作捻转,使针感强烈后出针。患侧颊内粘膜如有瘀血,可用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第3组上2区,相当于内关穴而稍低些。用32号毫针2寸长,成30度角速刺入皮内,进后,放平针体,使针尖向肘部并与前臂平行,在皮下缓缓送入1.5寸左后,患者应无疼痛或酸麻胀等感觉,留针30分钟。第一、二组穴宜隔日1次,第3组穴可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2例,痊愈339例(49.7%),显效188例(27.6%),有效98例(14.4%),无效47例(6.9%),总有效率93.1%[26~2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为口腔内粘膜刺区,共三个。后区:患侧大臼齿对侧;中区:串侧小臼齿对侧;前区:患侧上下犬齿对侧。

(二)治法

每次可选定一个刺区。上部病变较重者取后区,中部病变较重者取中区,下部病变较重者取前区。如病程短者,可探寻得口腔粘膜的麻痹区或硬结处。治疗时,先令患者用温盐水漱口,清洁口腔,再以消毒之铍针(如无铍针可用手术刀代替)在选好之刺区,对口腔粘膜划割,作斜切口,长1.0~1.5厘米,深0.1~0.3厘米(小儿酌减)。然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按摩挤压,并以压舌板向下刮血,体壮多出,体弱少出,直至血色鲜红为止。术后以5%盐水棉块蘸少许白糖敷贴刺血处。上法每日或隔日施行1次。注意:操作时应严格消毒,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禁用本法。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248例,结果痊愈828例,显效247例,有效16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9.2%[29]。

苇管器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道口。

(二)治法

先应制作苇管器这一灸具。施灸时,令病人取卧位,将纯艾制成半个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在苇管器半个鸭嘴形处,用线香点燃后,将胶布封闭苇管器内端插入耳道内。施灸时,以耳部感到温热为宜,一般皮肤温度约升高2~3℃,每次灸3~9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51例,结果治愈3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20]。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阳白透鱼腰、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颧髎透迎香、颧髎透地仓、颧髎透夹承浆、颊车透颧髎、下关透颧髎。

(二)治法

一般每次取三对穴,交替应用。 按所透两穴之间的距离选 取相应长度的毫针,以15度夹角的方向行沿皮透剌至预定穴区。透剌完毕,以食、拇指将针柄向一个方向捻转,直到针下出现阻滞而不能作单方向旋捻时,再行牵拉:紧握针柄,向透剌相反方向进行快速、轻柔、有弹性的牵拉,每组穴牵拉3分钟左右,每隔10分钟行上述方法一次。共3~4次。在最后一次时,将瘫痪肌群牵拉至与患侧基本对称的位置,并以胶布固定针柄 ,留针1小时后,反捻针柄取针。第一个月隔日针1次,第二个月隔2日针1 次,第三个月隔3日针1 次,一般须治三个月。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难治性重症面肌瘫痪患者。共治42 例,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结果痊愈26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6%[31]。

【主要参考文献】

[1]钱德全,等。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穴位和手法的筛选。江苏中医杂志

1986;7(3):1。

[2]叶成鹄,等。针灸为主治疗面瘫临床观察——附1014 疗效分析。针灸论文摘要选编(中国针灸学会),1987;35,北京。

[3]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29。

[4]森川和宥(接令仪摘译)。难治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效果。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8;10(4):60。

[5]辛宣英。针刺治疗面瘫413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4;4(3):8。

[6]周志杰。针刺透穴法治疗面神经麻痹280例。陕西中医

1984;5(1):23。

[7]翟兴明,等。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45例。广西中医药

1983;6(4):24。

[8]王木琴,等。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100例。中国针灸

1986;6(4):40。

[9]李枫,等。针刺治疗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经验和体会。

中级医刊 1983;(12):45。

[10]侯子荣。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255例疗效观察,针灸论文摘要选编(中国针灸学会),1987:36,北京。

[11]龙安民。电针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河北医药

1981,(5):41。

[12]张福临。“透穴针尾加电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6;6(1):53。

[13]廖春华。电针治疗面瘫100例临床小结。湖南中医杂志

1986;(2):35。

[14]梅健寒。面神经麻痹定位诊断与针刺治疗。上海针灸杂志

1985;(4):12。

[15]蒋文诚,等。穴位割治敷药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江西中医药

1983;(5):38。

[16]新余镇卫生院。复方天牛膏穴位选贴治疗周围性面瘫315例疗效分析。江西中医药

1985;(1):25。

[17]王秀珊。挑刺多穴芥敷治疗面神经麻痹67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1985;(6):19。

[18]许传勤。点刺加芥敷治疗单纯性面瘫127例小结。新中医

1986;18(4):37。

[19]赵蜜芬。多针透刺及拔火罐治疗面瘫800例临床观察。黑龙江中医药

1986;(5):32。

[20]李志明,等。针柄上烧艾治疗周围性面瘫170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3;3(5):9。

[21]张瑞英。温针治疗面神经麻痹57例。山东中医杂志

1982;(6):346。

[22]庄俊群。温针治疗面瘫10例。广西中医药 1985;8(4):42。

[23]周稚鹏。穴位针刺加红外线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54例报告。中医杂志

1984;25(4):61。

[24]陶汲。针刺加近红外线照射治疗面瘫。吉林中医药

1985;(3):32。

[25]宋江友。针刺合红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9例报告。新中医

1985;17(12):31。

[26]张鸣九。针灸治疗49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江苏中医杂志

1980;1(1):53。

[27]梁振苍。针刺纠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110例临床观察。陕西中医

1980;1(6):29。

[28]赵颖。腕踝针治面瘫69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1985;17(3):33。

[29]刘文斗。铍针治疗面神经麻痹1248例临床分析。辽宁中医杂志

1984;8(12):43。

[30]李志明,等。苇管器灸耳道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1982;23(12):47。

[31]虞成英。透剌滞针牵拉法治疗难治性重症面瘫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97;17(8):456。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