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痫证


【概述】

痫证属于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俗称“羊痫风”。发作时,以粹然仆倒,昏不知人,抽搐鸣叫,口吐延沫,移时苏醒为主要特征。痫证发作期为急症,亦即本节讨论的内容。

针灸治疗始见于《灵枢》已有“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的记载。至晋代,《脉经》取阳蹻(绝骨)治疗“癫痫”;《针灸甲乙经》中仆参等5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唐代《千金要方》按脏腑进行辨证,将本证分成各脏腑之痫,分别取穴治疗。宋代,《太平圣惠方》补充了眉冲等8个穴位有关治疗本证的内容,并补充了猪痫、羊痫、食痫等的治疗方法。南宋时期《扁鹊心书》强调用灸中脘来治“痫”;《针灸资生经》则用灸百会、中脘、风池的方法治疗“痫疾”。及金元时期,《脾胃论》强调督、冲、二*足乔 脉对本证的治疗作用;《卫生宝鉴》阐述了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的观点。明清时期《神应经》、《针灸大成》、《神灸经纶》、《针灸集成》等医著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

现代医学之癫痫与本证相当。

【病因病机】

痫证多由秉赋不足,先天遗传,又与惊恐所伤、饮食失调等有关。其病机变化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肾为先天之本,本先不足,惊恐伤肝,肝肾同源,而致阴不敛阳,生热生风;饮食不节,损及脾胃,精微不布,痰浊阻滞。三脏互相影响,风阳升动,疾浊上逆,阻滞心窍,窜扰经络,发为痫证。

【辩证分型】

痫证临床上可分多种类型,但作为针灸治疗的常见急症仅取肝风痰浊一种。

其发作:旋即昏仆,抽搐吐涎,或有鸣叫,甚则二便失禁,脉象弦滑,舌苔白腻;如属痰火,则发作前急躁心烦,咯痰不爽,口苦便秘;脉弦滑数,舌红苔腻。

【治疗】

1.治则: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2.处方:鸠尾、水沟、腰奇、丰隆、太冲;痰火加大椎,昼发加申脉,夜发加照海。

腰奇位置:尾骨尖直上二寸。

3.方义:鸠尾为任脉之络,水沟位于督脉,二穴合用,任督相配,协调阴阳逆乱,开窍醒脑;腰奇系古人治痫证之经验要穴;丰隆,调理脾胃,豁痰化浊;太冲,平熄肝风。如偏于痰热火盛,加大椎以泄热定痫;日间发作,为病在阳*足乔,加申脉,因申脉通于阳*足乔 ;夜晚发作,为病在阴*足乔,加与阴*足乔脉相通之照海。

4.治法:鸠尾穴以艾卷雀啄法灸之,余穴均针刺施泻法。先针水沟,持续运针,刺激强度须适当增大,继用他穴。

5.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天井、小海主癫疾羊痫、吐舌羊鸣戾颈”。

《针灸聚英·卷二》:“痫:俱是痰火,不必分牛马六畜。灸百会、鸠尾、上脘、神门、阳*足乔(昼发)、阴*足乔(夜发)”。

《类经图翼·十一卷》:“风痫:百会、上星、身柱、心俞、筋缩、章门、神门、天井、阳溪(灸此不必合谷;灸合谷不必阳溪)、合谷、足三里、太冲”。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痫证案

丹溪治一妇人,久积怒与酒,病痫。目上视,扬手踯足,筋牵,喉响,流涎,定则昏昧,腹胀痛冲心,头至胸大汗,痫与痛间作。此肝有怒邪,因血少而气独行,脾受刑,脾胃间有酒疾,为肝气所侮而为痛。酒性喜动,出入升降,入内则痛,出外则痫。用竹沥、姜汁、参术膏等药甚多,痫痛间作无度。乘痛时灸大敦、行间、中脘,间以陈皮、芍药、甘草、川芎汤调石膏与竹沥服之,无数。又灸太冲、然谷、巨阙,及大指甲肉。……又灸鬼哭穴,余证调理而安。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