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天气多雨而潮湿,大家都感觉到屋子里头湿答答的,棉被、衣服也是湿的,让人觉得浑身不舒服,而出现一些扰人的症状,象是精神不济、整天昏昏欲睡、全身筋骨酸痛像似背负千斤重,甚至四肢、眼皮有浮肿的现象;而在门诊中,可明显发现腹泻、呕吐、胃口不好的病人大量增加,某些妇女的白带量,更是比平常还要多得多,为什么呢?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便已经发现:刮风、下雨、寒冷、炎热、干燥、潮湿,都是自然界中非常普通的气象现象,中国古代的医家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后,认为它们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为此《黄帝内经》这本书便总结了古人的经验,把气候、天气对人体的影响,具体贯穿到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医疗层面,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学气象理论。在正常情况下,刮风、下雨、寒冷、炎热、干燥、潮湿等,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称为「六气」,是有利于万物生长的条件,但是当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时,「六气」便变成「六淫」,又称为「六邪」,例如夏天天气太热,或者天气变化太过于急遽﹙如早晚温差太大﹚,在这些情况下,它们将成为侵犯人体的致病因素,这「六邪」—中医把它们称为「风、寒、暑、湿、燥、火」。
最近常下雨,所以罹患「湿症」的病人特别多,因此我们以湿症为例,从中医的观点来探讨医学与气象之间的关系。从湿邪的来源而言,可以分为「外湿」与「内湿」;「外湿」即是湿邪从外侵犯人体,如外伤雾露、久处湿地、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内湿」即是湿邪从内脏所生,多因过食生冷或饮酒过度所致;由此可知,湿邪最爱侵犯人体的肌肤、筋骨、肝、胆、肠胃,以及某部分的妇人病。
湿邪所产生的症状,如果侵犯到肌肤、筋骨,就会让我们觉得身体疲倦不堪,常拖著沈重的步伐,怎么睡都睡不饱似的,头昏昏的,酸痛的部位会有使不上力的感觉;又由于湿邪可伴随不正常的水分滞留,因此有时可见到四肢水肿、手脚发胀或眼皮浮肿,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眩晕的现象。如果湿邪侵犯到内脏,常会造成肠胃胀气、食慾不振、大便稀软、口臭、舌苔变厚、呕吐、腹泻、肝炎黄疸、妇女白带过多、阴部搔痒等症。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之阳气,其性重浊粘滞,故多缠绵难愈;中医的意思是「湿邪」会阻碍人的阳气,让人神不清气不爽,而且这种病,若不治疗,是可以拖很久而不太会自己痊愈的。门诊中常见到很多病人,老是抱怨头晕疲倦,可是跑遍各大医院也做过很多检查,却都说没病,这时若不是患了中医所谓的「虚症」便是「湿症」,应该找中医诊断治疗。
有的病人是三餐拉肚子,一天腹泻好几次,怎么吃都吃不胖,如此持续数年,但是大小肠的各种检查也都正常;也有许多妇女,每当吃多了大白菜、山东白菜、白萝卜、葡萄柚、蕃茄或其它生冷冰品等,便会发觉白带特别的多,这也是患了「湿症」;其实湿症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罹患了湿症却不自知呢?
很多读者可能会问到,如果已经得了「湿症」该怎么保健和预防病情加重呢?
假如是因为外湿的缘故﹙如阴雨天﹚,造成筋骨酸痛、疲倦、头痛、头昏的话,除了服用适当的中药外,也建议病人适度的使用除湿机,做运动﹙但须至出汗的程度,并且马上将汗擦干﹚;如果是因为内湿的原因所造成的不适,则须严禁生冷冰品,此外一些燥湿健脾、化湿利水、行水消肿、通淋泄浊、导湿退黄﹙治疗肝炎黄疸的一种方法﹚等中药,对于病情是相当有帮助的。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