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医药,是维吾尔族祖先长期同疾病不断做斗争而积累和创造的医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论。
其理论分为“艾尔康”学说、“米扎吉”学说、“合力提”学说、“艾扎”学说、“库外提”学说、“太比艾提”学说,“艾非阿勒”和“艾尔瓦”学说、“赛艾提”学说、“买热致”学说等。
“艾尔康”学说 即四大物质学说。“艾尔康”系指自然界的火(太阳)、气(空气,风)、水、土四种基本物质。艾尔康又称托提塔都、阿那斯日艾尔巴,汉译为四大物质、四要素。托提塔都一词,在公元前4世纪维医古籍《哈孜巴义药书》(载于《Adikat-ulAhalim》汉译为《各国传》,印度勒克瑙,公元1300年出版)中就已出现;阿那斯日艾尔巴即艾尔康一词,出现在公元11世纪维医古籍《XarhiAl一Kanun》(汉译为《注伊本·西拿大医典》)中。
“艾尔康”学说是古代维吾尔人的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的思想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古代维吾尔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及体验,认识到自然界的四大基本物质,即火、气、水、土,世界上万物的生、长、盛、衰均受四大物质的影响和作用。从而自从公元4世纪就创立了四大物质学说,并将这一哲学论理,不但广泛用于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等各学术领域,而且把它用于医学。它对研究和整理古代维吾尔人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维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把气质、体液、内脏、器官、组织、生理、病理现象,按照事物的不同形状、特点、作用、性质分别归属为火、气、水、土,借以阐述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复杂关系和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辨证沦治,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生理方面:“艾尔康”学说以四大物质全生、全克、半生、半克规律来解释气质、体液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如:粘液质(水)与粘液质(水)相生,是全生关系;粘液质(水)之湿寒,制约胆液质(火)的干热,这是全克的关系;粘液质(水)的湿,制约黑胆质(土)的干,是半克;资生黑胆质(土)的寒,是半生关系等。由于每个四大物质的属性由两个不同性质混合而组成,故它们之间存在着与众不同的全生、全克和半生、半克的关系。如:干热与于热是全生,干热与湿寒是全克,于热与湿热虽然是热生热,但是干克湿,故又克、又是生,即半生、半克关系等等。
病理方面:维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当某一种体液失调时(偏盛或偏衰)会影响其他体液而发生疾病。其变化规律,以四大物质乘侮关系来解释。如:胆液质失调,可影响粘液质的正常功能等等。
诊断方面:维医通过七诊所得材料,并根据四大物质的乘侮规律来诊断疾病,如:粘液质(湿寒)偏盛,水患为病,等等。
治疗方面:在维医的治疗方法中,绝大多数是根据四大物质的生克乘侮规律确立治疗原则的,如:壮水制火法,等等。
“米扎吉”学说 即气质学说。“米扎吉”(汉译为气质或属性)学说,是说明气质由来,划分类型及其应用的学说。气质,系指火、气、水、土四大物质最小分段属性的相互影响下产生的新的属性。所谓的某一种气质,由某一种四大物质的属性偏盛所决定。它不但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的特征属性,而且指世上万物(植物、动物、矿物)特点属性的总称。它分为寒、热、湿、干性四大单纯类;干热、湿热、湿寒、干寒性四大复杂类;根据其偏盛或偏衰分为正常和异常两大种。对人体来讲,以正常气质来说明人的生理状态,以异常气质来说明病理变化。
正常气质:分为8种,即平和的热、寒、湿、干性及干热、湿热、湿寒、干寒性。对人体来讲,性情急躁而脆弱者,为干性气质;性情快乐而稳定者,为湿性气质;动作迅猛而灵利者,为热性气质;动作沉重而粗躁者,为寒性气质,面黑偏红、目黄、舌干、口苦、多渴、体热、身瘦、喜待凉出、喜欢冷食、脉强带数、舌质偏红、苔薄而黄、小便微赤偏黄、性情急躁、易怒、动作迅猛、思维敏捷、感情强烈、克己力较低、少寐等者,为干热性气质的人;面色红润、目红、口甜、肌肉发达、脂肪层较厚、体壮、身体热量略高、脉大有力带数、小便微红、舌质较红、苔厚微黄、性情快乐、动作灵利、思维能力较强、感情丰富、克己力较好、睡眠较好等者,为湿热性气质的人;面色较白、嘴唇较厚、目白、口淡、口不渴、体凉、身胖、肌肉松软、脉细沉迟、小便清长、舌质淡、边有齿印、苔厚白润、性情稳定、动作沉重、无忧无虑、思维迟钝、感情淡漠、克己力较强、嗜睡、不爱活动、喜热处、喜热食等者,为湿热性气质的人;面色较暗、目清、舌微干、口淡苦、体凉、身瘦、喜待湿处、喜欢湿性食物、脉浮迟、小便白少、舌质暗红、苔薄白、性情脆弱、忧郁、空想胆小、动作粗躁、感情激动、智谋超群、善于反面性思维、想象力往往远离实际、少寐、不愿与人交往等者,为干寒性气质的人。
异常气质:分为8种,即非平和的热、寒、湿、干性及干热、湿热、湿寒、干寒性。异常热性,系指热性比湿、干、寒性偏盛的状态;异常湿性,系指湿性比热、干、寒性偏盛的状态;异常寒性,系指寒性比热、湿、干偏盛的状态;异常干性系指比热、湿、寒性偏盛的状态。异常干热性,系指干性和热性比湿性和寒性处于偏盛的状态;异常湿热性,系指湿性和热性比干性和寒性处于偏盛的状态;异常湿寒性,系指湿性和寒性比干性和热性处于偏盛的状态;异常干寒性,系指干性和寒性比湿性和热性处于偏盛的状态。
“合力提”学说 即体液学说。“合力提”(汉译为体液)学说,是说明人体四种体液的由来、种类及其应用的学说。体液系指在自然界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和人体气质的影响下,以各种营养物质为料,通过肝脏的正常功能产生的四种体液,即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和黑胆质。它们在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中,不断地消耗和补充,保持一定比例的平衡状态,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状况。它们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对抗是绝对的。四种体液在各自的数量和质量上保持一定的平衡,是表明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反之为处于病理状态。体液分为正常体液和异常体液两大类。
正常体液,系指保持原有的自然正常状态及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给予活力,并于该人气质相应的体液。正常人体体液根据自己的位置或分布、色、味、属性及功能等分为正常胆液质、正常血液质、正常粘液质和正常黑胆质四种。
正常胆液质:位于胆囊,色黄味苦、性烈,性属干热,具有热身、分解脂肪、帮助消化、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排出粪便以及防毒解毒的功能。它渗入血液的部分,以本身的热和烈性促进血液中同行的其他三种体液的活动,并将它们推送到全身的各个细小部,从而保持人体精力和体力的旺盛,它的属性作用与“火”相似,故被认为它是“火”在人体的象征物。
正常血液质:位于肝脏,色红、味微甜、性属为湿热,依靠心脏的推动,通过血管的作用循环于全身,具有营养全身,补充消耗,通过肺及肾进行新陈代谢的功能。它以本身的热,温热全身,以本身的湿,调节全身的湿度和热度,从而保持全身正常和有秩序的活动,起重要作用。它的属性和作用与“空气”相似,故被认为它是“气”在人体的象征物。
正常粘液质:位于全身,色白、味淡,性属湿寒,它除了具有以本身的湿及成份中的营养物质,在自己的作用范围内营养全身外,以本身的寒防止过多的胆液质破坏其他体液正常功能的作用。它还有湿润和软化全身,当人体营养不足或大量失血和脱水时,渗入血液中起补充作用。故古代维医学家认为,它是未成熟,而必要时能变成血液的体液。它还有将与自己同行的其他体液输送到细小部位营养全身,并将产生的废物以本身的流动排出体外的作用。它的属性和作用与“水”相似,故被认为它是“水”在人体的象征物。
正常黑胆质:位于脾脏,色黑、味酸、性属于寒,它具有保持各个器官形状和质量,控制血液质及制约胆液质热性和粘液质湿性的偏盛,防止体液失调浸延,储存营养物质,为干寒性器官及部位提供相应营养物质的作用。它还参与思维、感觉和记忆活动,并以本身的刺激和兴奋作用增强感觉器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敏感性。它由于对脾胃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故被认为也有增强胃的吸收力的作用。它的属性和作用与“土”相似,故被认为它是“土”在人体的象征物。
异常体液,系指超出肝脏产生的正常状态,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变化,对人体无益或有害的体液。根据其变化的程度和所起的反作用及产生的症状,导致的疾病类型,将它分为异常胆液质、异常血液质、异常粘液质和异常黑胆质四种(略)。
“艾扎”学说 即器官学说。“艾扎”(汉译为器官)学说,是说明器官定义、种类和功能的学说。维医把体内的脑、心、肝、肺、脾、肾、胆、胃、食道、十二指肠、大肠、小肠、膀胱、子宫、血脉、管道、腺体、皮下脂肪、内脏脂肪、骨骼、脊髓、肌肉、筋肌、软骨、韧带、腱膜、腹膜、胸膜等,体外的皮肤、毛发、指甲、眼、耳、口、牙、舌、前阴、睾丸、后阴等都统称为器官。维医解剖学与现代医学解剖基本相同,但是对其生理学的论述有所不同,主要区别是,维医认为各器官均有与自己功能相应的特有气质。维医根据器官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分为支配器官和被支配器官两大类。
支配器官,系指脑、心、肝三个主要器官。它们不但是保存人体三大力,即生命力、精神力和自然力的部位,而且是这三大力的始发点。它们在保持人的生存、繁殖及管理智力、体力活动中,不但起重要的作用,而且指挥被支配器官,并且通过它们的间接作用,在总体上调整、充实和控制全身的一切生命活动,从而维持全身的整体性。如:脑,产生思维、感觉和运动即精神力的中心。对脑的各部位讲,脑皮层支配主脑、长脑、间脑和后脑。心,产生生命力,是生命力的中心和起源点。它支配肺和血脉来完成本身的作用。肝,是自然力的中心,它产生四种体液,并通过心脏将它们输送到全身完成本身的作用。
被支配器官,系指在支配器官的指挥下,对其他有关器官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通过它们的作用继续完成本身功能的器官。被支配器官根据各自分布的位置和性质,按照本身所起作用的主次又分为主要被支配器官和次要被支配器官二种。
主要被支配器官:系指不但受支配器官的支配,而且本身也能支配其他有关器官,才能完成自己作用的器官。它包括肺、脾、胆、胃、肾、肠、膀胱、子宫、眼、耳、睾丸等。如:肺,受脑和心的支配,又支配血脉。脾,受肝的支配,又支配肝门静脉。胆囊,受肝的支配,又支配肠。胃,受肝的支配,又支配食道。肾,受脑的支配,又支配膀胱和尿道,等等。
次要被支配器官:系指不能支配其他器官,只能作为主要被支配器官间接支配的器官。它们虽然从生命力得到营养完成自己的作用,但是在本质和质量上不能成为独立的器官。它们是联接人体各个机构,维持其形状,为生命的各种活动起间接性服务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们包括:骨骼、软骨、脊髓、肌肉、筋肌、韧带、膜、血脉、管道、脂肪、皮肤、毛发、指甲等。
器官的气质,是维医气质学说与器官学说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特殊观念。它认为,各器官均有特定而与本身功能相符的气质,了解其气质,掌握其变化,对其立法治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热气质的器官:胆囊;
湿热气质器官:肝、心、肺、肌肉、食道、十二指肠、小肠;
湿寒气质器官:最小单位(细胞)、脂肪、胃、脑、肾、脊髓;
干寒气质器官:脾、骨骼、毛发、指甲、筋肌、软骨,韧带、膜、大肠、膀胱;
平和气质器官:手指、手掌、手背、皮肤。
“库外提”学说 即力学说。“库外提”(汉译为力)学说,是说明人体各种力量的定义、种类及其作用的学说。维医的力,系指维持和推动人体智力和体力的主要因素。根据力的产生和存在及其作用,分为生命力、精神力和自然力三大类。
生命力,系指推动心脏跳动的力。它产于心脏,源于心脏,是为心脏的正常功能服务,维持人的正常生存起重要作用的力。
精神力,系指产生和指挥一切智力和动力的力。它产于大脑,是推动一切精神力量的中心。它分为感觉力和动力两种。
感觉力:系指能感受体内外各种知觉和影响的力。它分为体外感觉力和体内感觉力二种。体外感觉力:系指感受各种形、声、色、气、味、硬、软、触、压、冷、热、湿、干等的力。它分为视觉力、听觉力、嗅觉力、味觉力和触觉力5种。体内感觉力:系指将对体外5种感觉力所感受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力。它分为共觉力、想象力、思考力。想像力和记忆力5种。共觉力:系指将体外感觉力所感受的各种信息,共同反映在自己中心的力。它的中心在大脑的前部。想像力:系指储存事物和现象的形状和图像的力。被共觉力所反映的事物和现象一旦在外界中消失,它的形状和图像由想像力来储存,它的中心在大脑前部的后面。思考力:系指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思维能力,是智慧和控制理智的中心。它将对想像力储存的各种信息进行进一步分解或组合,加以总结或做出结论,故它又称判断力。它的中心在大脑的前部与后脑之间。想象力:系指辨别各种事物和现象内容和性质的力。即辨别利弊、好坏、爱恨、黑白、大小、高低等,并对其做出反应的力。它是一种自发而奥秘的力。记忆力:系指储存事物和现象内容的力。它的中心在后脑。总之,如:你有叫买买提的朋友,他的有关外形状况在共觉中反映,由想像力来储存,各种信息由思考力来总结,性质即道德品质由想象力来辨别,一切内外含义及内容由记忆力来保存,故不忘形状,遗忘其名称及内容,是记忆力减退所致;忘记形状,是想像力减弱所致。除了有些情况外,人越老会使想象力越强,记忆力越差。故越老应越要善用思考力做出正确判断,让其想象力正常;越多用记忆力来防止记忆力过早减退,等。
动力:系指使人在做或不做某件事,起推动作用的力。它分刺激力和工作力二种。刺激力和想像力与想象力的区别是,想像力想做某一件事,但如果没有刺激力,就不会有向往,故刺激力
也称向往力。有向往就产生意志力,即立意做这件事。向往力也分欲往力和反抗力二种。人们认为可以做某件事时,欲往力就增强,不可以做时,就产生反抗力,不做这件事。但意志力仍须要
思考力的判断及批准,得到批准,工作力才能开始工作,完成这件事。
自然力,系指为了人的生存,即活力和体力提供营养物质的力。它的中心在肝脏。它分为营养力、生长力、产生力和成形力4种。
营养力:系指营养全身的力。它为完成本身的作用依靠吸收力、撮住力、消化力和排泄力协助。吸收力:系指为了使营养物质到达身体某个部位,起吮吸作用的力。撮住力:系指到达某个部位的营养物,产生化合,即与机体结合发挥作用期间,撮住这些营养质的力。消化力:系指在消化器官被研碎、溶解及过滤的营养物,使之相互混合和渗透各自作用的力。排泄力:系指将营养物质在体内最小单位(细胞)完成自己的作用后产生的废物,通过各种渠道排出体外的力。
生长力:系指自从人的生命开始,对各个器官相应的长短、宽窄发展起特殊作用的力。
产生力:系指生产精子和卵子,并且它们结合后,产生相应气质和形状的力。
成形力:系指除了四大物质在人体的象征物影响下产生的胚胎专有气质外,还能形成和完善,代表各自原有性质和形状的力。
“太比艾提”学说“太比艾提”汉文直译为自然,系指人体防御能力。现代维医也有认为相当于“人体素质”的。“太比艾提”学说,是说明人体对异常变化的防御、抵抗和再生能力的定义及其作用的学说。
“太比艾提”能支配人体一切生命之力和各种活动的正常运转,它能识别人体抵抗力的“神秘点”,如出现异常现象和状态,能动员这些“神秘点”及时进行纠正,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有时有些人患了某些疾病,不治疗,过了一段时间自行好转,恢复健康,就是“太比艾提”的奇特本能所致。
人体是不断运动和发生各种正常和异常变化的机体。它好比是为人的智力和体力生产力量的“工厂”,它的相互不同而无数的部位里生产不同的活动和“产品”。正常的完成这些活动,“工厂”需要合适的原料,即人体需要合适的饮食。如果“工厂”的某一部位“原料”供应不足时,那一部位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导致“工厂”停止生产。如果人体的“太比艾提”处于正常或较强状态,它会自然发挥自己的作用,及时的纠正“问题”。例如简单他说,人食盐过多会导致体内碱性物质增多时,“太比艾提”为了将它得以溶化,使它在体内保持正常的范围,使人口渴多饮水来加以纠正。如果“问题”较为严重,而且人体“太比艾提”无能为力纠正时,它会发展到严重的异常状态,即疾病。这时人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请求”外来的支援,即治疗。治疗包括各种护理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和用手疗法等。
“艾非阿勒”和“艾尔瓦”学说 是说明“艾非阿勒”和“艾尔瓦”的定义及其作用的学说。
“艾非阿勒”汉译为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个体差异”,系指人的年龄(老小)、体形(胖瘦)、性别(男女)等差异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维医根据这种差异的特点,把人对各种疾病的倾向性分为以下几种:小几多患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如:麻疹、百日咳、天花、肝炎、肺炎、肠炎等;中老年人和体形较胖的多患气管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瘫痪、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脑溢血等;体形较瘦,个子较高的人多患肺结核、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及肾下垂等;男人多患糖尿病、前列腺炎、阳痿、早泄、滑精等;女人多患癫痫、癔病、神经衰弱、过敏性疾病及子宫下垂、子宫颈癌、带下等妇女疾病。
“艾尔瓦”汉译相当于“神”,系指按照人体各部位的特点和需要,输送按质、按量的四种体液及支配各器官功能专有而特殊的力。人食用各种营养物质后,虽然肝脏通过在自然力的支配下,按质、按量的形成为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和黑胆质四种体液,并且在脑的精神力、心的生命力支配下,输送到全身,但是按照人体各部位的特点和要求量输送到人体各部位,须要依靠每种体液专有的一种力,即“艾尔瓦”来完成。“艾尔瓦”不仅存在于每一种体液的本身,而且存在于各支配器官(脑、心、肝)和被支配器官(肺、胃、脾、胆、肾、肠、膀胱、子宫、睾丸、血脉、腺体、脂肪、骨、肌。膜、筋、皮、毛、指甲、眼、耳、牙、舌、前阴、后阴等)中。例如:它通过从脑延伸的神经传布到全身,在神经和筋腱上引起一种生物电样的反应,从而控制全身,产生人体的各种运动;支配心脏功能,激发心脏的活力,从而控制全身的血液循环;支配肝脏的功能,使它向全身散发热量和力量等等。
维医“艾尔瓦”(“神”)不同于哲学中常见的“神”、“神灵”、“生命”等绝对性东西。无论是以前或现代的医学理论,仍然都未能充分的证明有关人类精神和心理问题的真正性质是什么。所以,“艾尔瓦”这一力量的奥秘,仍有待我们去继续研究和揭示。
维医药物学说
包括药物性级、矫正药、代用药、药物剂型四个方面。
药物性级,是说明药物属性(气质)的强弱程度、分类等级和应用的学说。维医认为,药物的性不但分为热、湿、寒、干四大类,而且大多数为混合性,即:干热、湿热、湿寒、干寒。性属(气质)强弱程度也有不同,根据药性的强弱,将它分为四级,即:1、2、3、4级。1级为性质最弱,4级为性质最强,并且4级性属药大多数为具有毒性。例如:胡豆的性为一级干热,故它不但做为性质最弱的药,用于治疗较轻的疾病,而且平时可做为食品食用。巴豆的性为四级干热,故它不但药性最强,而且具有毒性。不但不能食用,而且用于治病也要慎重,内服一定要先去毒精制后才能用于治疗病情较重的顽固性疾病。维医认为,产生药物混合性属的二方性质的级度,也在多数药物中有所不同,如:某一种药的药性为干热,但它的干和热二方的性质也有不同,即:干性程度为1级,热性程度为3级,故它的性属称之为1级干3级热,等等。例如:骆驼蓬子的性属为3级热,2级干;石榴的性属为1级湿,2级寒;沙枣的性属为2级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