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和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先有瑶,后来才有帝皇朝,盘古开天是我祖,世间最早我盘瑶”。这是广泛流传在瑶族民间中的一首历史回忆歌谣。据《盘王卷蝶》记述,“昔日上古天地不分,世界混沌,乾坤不振,无日月阴阳,不分黑白昼夜,是时勿生。我盘古圣王,首先出身置地,凿开天劈开地……置立人民,掌管天下”(瑶族过山榜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先据中华的国土,实为瑶族(刘锡藩《岑表记蛮》)。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有“及立瑶为东海王”(《后汉书.蛮传》)的记载。汉代瑶族尚属蛮民族,“蛮反本莉蛮之居,姓盘”(《风俗通义》)。“蛮属其中,不争赋役,谓之瑶”(《宗史·蛮传》)。这说明,瑶族从蛮族中分化而来,源于“长沙蛮,武陵蛮或玉溪蛮”当然,瑶族的来源可能是多元的,有认为是源于“山越”,原始居住在今的江浙一带(《瑶族简史》12页)。有认为瑶人很可能是神农(炎帝)的后裔,早就居住在我国的黄河下游与滩河流之间(李本高.龙人是瑶族的主要源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85.1)。自从人类分化为阶级社会以来,瑶族人民是受压迫,统治,剥削最深的一个民族。据《盘瓠》、《渡海》和《长鼓》三个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比较强盛的氏族,生存在中原一带,后来在与某氏族的战争中惨遭失败,此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历尽了千辛万苦,以“今日在此山,明年又别岭”为特点,迁徙游耕于华南及东南亚广阔山区,以坚韧不拔的民族生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医药知识,是人们对疾病和治病过程的认识,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几千年来,瑶族人民住在生活条件极其困难的环境中,贫病交加,为了自己的生存繁衍,迫使他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寻找能够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探索治疗的方法,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代代相传,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医术,这就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一套医药原理。据传说:“盘古”率其人民辟草莽,斩荆棘,驱虫蛇鸟兽,而立国于中土。有一瑶民不慎脚部受伤溃烂,经久不愈,后在梦中得白发白须老翁指点,次日找回大黄等三味药外洗不出数日全好了,此后该人便以此药治好了许多同样的患者,群众都称他为“仙生”。可以说,瑶族医药在原始时代已经开始萌芽。
由于种种原因,瑶族医药没有专门的典著,但在一些古籍和地方志中,却有许多零星的记载。作为瑶族家一宝的灵香草,多处见于宋代典著之中,如灵香草“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玲子香”(沈括《梦溪笔谈》)。瑶同及静江,融州(今安和大苗山),象州(今石龙),“凡深山木阴湿濡之地,皆可种也,并将种植所得的灵香草,熏以烟火而干之”以后运往山外出售。灵香草可作药用曾载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瑶族先民除用灵香草作香料驱虫、驱蚊之外,还普遍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腹痛腹泻,腰腿痛和皮肤瘙痒等多种疾病,在避孕绝育秘方中,灵香也是一味不可缺少的药物。在宋代,瑶族用药已相当普遍,有“方春时,瑶女数十,歌啸山翁,以寻药挑菜为乐”(周密《齐东野语》)的记载。可见,在当时不仅习医之士,就连平民妇女都能识药采药。到距今三百年前,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发展,“瑶族长期以来,依深山以居……以砂仁、芋、楠、漆、皮、藤为利,至地力竭又徒他山”(清·道光屠英《肇庆府志》)。他们在“耕作之暇,入山采药,沿途行医”(清·李宗《黔记》)。在素有“瑶医之比乡”美称的广西大瑶山“药材非常丰富,药名不下三、四百种……每年都有几十名草医将十多万斤草药送往国内各大城市,一面行医,一面销售”(金宝生《可爱的大瑶山》)。可见,当时的瑶族医药不仅受本地本民族的信赖,而且受到其他各族人民的欢迎,不少习医懂药的瑶民也成为靠行医卖药为生的专业家。
瑶医在诊疗方面所用的方法和技巧是相当丰富多彩的,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认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之外,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的相互传导、演变,在感受疾病的程度,抗衡能力有着很主要的内在联系,从而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诊断方法,如除了望、闻、问、触之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和面诊等。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的症状特征,总结出了有风、锁、痘、痧等病症的名称。在治疗上他们除了采用本地的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带等之外,还有放血、点刺灯划灸、艾灸、骨灸、席灸、药物灸、药棍灸以及拔罐、针挑、捶击、拍击、搔抓、滚蛋、推拿和指刮、骨弓刮、碗刮、匙刮、青蒜刮、秆草刮、萱麻刮等。这些经验,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升华的结果。其所治疗的病种包括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及神经等各科,有些疗效非常显著。正如古籍中记载的“瑶族……善识草药,取之疗人疾,辄效”(包汝辑《南中记闻》)和以草药医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毒,外科一切杂症每有奇效”(《岑南记蛮》)那样,有些甚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习医者必懂药,识药者必会医。他们认为“习医不懂药,则医不灵,懂药不习医则药无用”。所以,瑶医自古以来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的。至今,在瑶族中仍然是只有医生诊所,没有单独配方卖药的药师或药店。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瑶医对药物的研究是有很大贡献的,很早以前,他们就可以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和临床所治病症的特点,将传统常用的药物总结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对药物的临床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历史上,瑶医对祖国的预防医学也曾作过巨大的贡献,如瑶族“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开建县志》)及“有疫殁,则并焚其尸徙居焉”((阮通志》)等,都说明了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相互传染,也可以预防的,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此外,瑶家如有人患上重病,即用茅草打结挂在大门上或在大门横放一根竹杠,以及用芭蕉叶当碗,分菜吃饭,五月初吃药粑等等都带有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这些都说明了瑶族先民不仅重视疾病的治疗,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是很有研究的。
产后药浴,是瑶族人民中独有的保健医疗方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瑶族人民,尤其是盘瑶、山子瑶和花瑶(解放前叫过山瑶),由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加上频繁的迁徙,一般妇女产后不到满月即要参加劳动,为了除秽防病,加速产妇康复,他们研究总结并推广了“产后月子药浴”至今不仅瑶族仍广泛使用,而且在瑶族地区周围的其他民族,也在逐步推广。
由于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古医药只能口耳相传,不少奇方妙药已经失传了。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瑶族医药的发展,鼓励继承和发扬民族医药,几十年来,不少关心民族医药的仁人志士,投身于瑶族医药的调查、整理、研究、提高的工作。罗金裕等在《广西瑶族医药调查研究》中,介绍了广西瑶族民间常用且首次公开记载作药用的植物31种,分属25科,29属(《广西医药学》1985年6月第7卷,第3期和1991年4月,第13卷,第2期)。罗金裕等的《瑶医效方选编》是瑶族医药的第一部专著,对瑶医治疗常见病的方选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精辟的分析。随着瑶医药的发展和系统的整理,她将为推动和促进整个民族医药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