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壮族地区毒药与解毒药初探


广西中医学院85级医史专业 黄冬玲 学位论文

前 言

壮药属于传统药物的范畴,是壮族人民经世代相传,并形成传统经验所使用的取自自然界的药物.它共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壮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积累起来的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医药学宝库的组成都分.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据一九八二年统计,全国共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其中分布在广西的有一千二百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其它地区亦有分布.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卫生知识和医疗经验,对民族的繁衍和促进生产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并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气发掘、整理和研究壮族医药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创造我国新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种种厍因,我国对壮族医药的研究开展较晚,在牡药发展史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壮族人民善用毒药和解毒药,在这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并且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方面的宝贵经验自晋代以来,已有部分被添补进本草著作中,对我国药物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但仍有很多经验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本文就此拟作初步的探讨.

一、善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

(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据有关史载,今之壮族由秦初曾广泛活动于粤西的一部分西瓯骆越人并融合其它民族发展而成.从汉至唐宋时期,在西瓯、骆越原来分布之地相继出现有乌浒、俚、獠等民族,对于上述这些民族,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包括壮族在内的壮侗语族一些民族的先称.此外,岭南"山人","土人"、"夷人"、"蛮"是对包括壮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的贬称。在古代,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全境及广东西部和云南东部,居住地域相对稳定。过去,壮族没有自己的规范化文字,对壮药没有专门的记载,只是散见于医学、历史、地方志文献中,但从《诸病源候论》、《南方草木状》到《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以及《岭表录异》、《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赤雅》、《广西通志》、广西地方府志、县志均有关于壮药的记载,特别是对古代广西金境及岭南俚人、獠、土人、山人、蛮、夷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经验的记载,有力地说明了善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这些记载虽然不是直接出自壮医之手,但象周去非、范成大和纂修广西地方志的作者,都是在广西为官多年,对当地风土民情有所了解的人物,而《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本草书在编写过程中曾下令各地送来道地药材参考,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曾到岭南走访民间,亲自实践,因此,这些记载对我们研究壮药具有参考价值。而且书中记载的产自壮族地区的毒药和解毒药,又是当时壮族常用的药物,有些药物一直沿用至今,显示了壮药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

1、毒药:

壮族先民很早以前就懂得利用本地出产的毒药制作毒箭,用于狩猎和战争。其所使用的毒药有:(1)焦铜。晋·张华《博物志》曰:"交州夷名日俚子,俚子弓长数尺,箭长尺余,以焦铜为镝,涂毒药于镝锋,中人即死"。交州俚子是壮族的先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也说:"毒箭有三种,岭南夷俚用焦铜作箭镞"。(2)毒蛇草。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日:"药箭,化外诸蛮所用,弩虽小弱,而以毒药濡箭锋,中者立死,药以毒蛇草为之"。化外诸蛮,是旧时统治者贬称政令教化所不及的地方的少数民族,在这里主要是指壮族。(3)毒虺。虺,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曰:"溪峒弩箭皆有药,唯南丹为最酷,南丹地产毒虺,其种不一,人乃合集酝酿以成药,以之傅矢,藏之竹筒。矢镞皆重缩,是矢也。度必中而后发,苟中血缕必死"。《桂海虞衡志》曰:"庆远、南丹溪峒之民呼为撞","撞"就是今天所说的'壮":即壮族。"苟中血缕必死",说明壮族已认识到毒箭致死的原因是毒药必须进入血液,因为箭毒口服是不发生中毒的,就象人们吃被毒箭射死的动物而不中毒一样。(4)鸩。鸩是一种毒鸟.明·邝露《赤雅》曰:"射鸩捕蛇以合百草,练时日,作毒矢,仰射飞走,透肌及骨。百不失一"。《赤雅》是一本记载粤西风物志的书,作者曾在广西生活过。(5)鸡母。明·方喻《南宁府志·物产)曰:"鸡母,涂箭射禽兽立死"。南宁地区历来是壮族聚居区.壮族在制作毒箭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寻找新的毒药,如晋代用来制作毒箭的毒药以焦铜为主,宋代增加了毒蛇草和毒虺,明代又增加了鸩和鸡母,这些都是剧毒药物,中人即死。从其善于制作毒箭的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充分说明古代壮族是一个善于使用毒药的民族。壮族的毒箭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引起了医家的高度重视。晋·葛洪《肘后方》和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均专门列出解岭南俚人毒箭的方药,历代本草书更是收载了许多壮族民间解毒的方法。到过广西的-些官吏在其游记中也记述了壮族的毒箭。甚至有学者指出,产生于战国至汉代的壮族优秀文化遗产--花山崖壁画也有腰间佩箭的人物画像。至今,壮族民间还流传着黑旗军带领群众使用泡过毒药的"飞箭"抗击法军的故事.清代编撰的广西地方志书中仍提到壮族的毒箭。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壮族使用毒药具有悠久的历史.

壮族先民不仅善于使用毒药,而且善于制造毒药。《诸病源候论》记载有岭南俚人制造的五种毒药:(1)不强药。不详何物。(2)蓝药。是用蓝蛇头合成的毒药,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曾提到邕州进贡蓝药,说明蓝药确实产自壮族地区。(3)焦铜药。是用焦铜制成的毒药。(4)金药。是用生金制成的毒药,生金产自壮族地区。"生金有大毒,药人至死.生岭南夷獠洞穴山中"(5)菌药。是用毒菌制成的毒药,其制作过程为"取毒蛇杀之,以草复蛇,汲水洒草,数日菌生,采取为末,入酒毒人"或"南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悬尸于树,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人至烈"由于当时岭南俚人制造的五种毒药传入中原.并对人们产生了危害,因此《肘后方》和《太平圣惠方》专门列出了解岭南俚人药毒的诸方。

《岭外代答》详细记载有壮族民间烧炼水银的方法:"邕人炼丹砂为水银,以铁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细眼铁板,下釜盛水埋诸地,合二釜之口子地面封固之,灼以炽火,丹砂得水化为霏雾,得水配合,转而下坠,遂咸水银":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密封蒸馏法,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是较早的记载.

我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毒物用于医疗的明确记载:"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碱艾治其外也"。《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了许多毒药,到了唐代,用于医疗的毒物已达一百二十余种,这些毒药在壮族地区大多有分布,如水银、雄黄、钩吻,乌头,巴豆,杏仁、斑猫等.壮族旱就知道使用本地生长的某些毒药来治疗疾病。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了壮族先民在当时用菌药烧灰傅疮疥,用鸩喙解蛇毒,用蜈蚣治风毒和热毒等经验。宋代,壮族民间使用有毒的蔓陀罗花治疗小儿积疾这一经验被周去非收入了《岭外代答》中。广西的桂林铅粉,临贺(今贺县)锡矿、水银、丹砂、钟乳石、土硫磺在唐宋时期属国内的优质矿物药。此外,本地人用黄药子治瘿疾,用丁公藤治风疾、用罗裙带始跌打损伤和骨折等经验以及毒药蓖麻、巴豆、羊踯躅、半夏、山豆根,皂角、薯莨等被当地明清时代的县志或府志收入地方物产中。还有制造独特的蛇酒用于治病,如明·景泰元年.陈琏《桂林郡志》记载:"蛇酒,出滕县,土人尝以蛇置酒内同烧,味极香酽,能去风湿"。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广西的毒药较多,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壮医积累了不少使用毒药的宝贵经验,从上述记载可以窥见其丰富经验之-斑。

2、解毒药:

(1)解箭毒

壮族人民不仅善于制作毒箭,而且对于中毒箭的治疗,有自己的-套方法,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有:

① 甘蔗。

壮族早在宋代就知道"甘能和毒"。据《岭外代答》记载,在打仗时,南丹土人总是随身携带一节甘蔗,一旦被毒箭射中,立即吃甘蔗能缓解毒箭的毒性发作,这一独特的经验,周去非赞扬说:"唯其土人自有解药","土人"正是指包括壮族在内的广西土著民族。现在壮族民间还经常使用大量饮蔗糖水的方法来解救各种中毒,这说明了宋代壮医用甘蔗解箭毒的经验对后世的影响。

② 石药。

据《本草拾遗》记载,石药味苦、寒,无毒,南方俚人很宠爱石药.经常带在身上预防毒箭。当人中毒箭时,迅速在患者头顶上作十字切口,令血出.然后将石药敷于切口,当渗出黄汁时中毒为之缓解。并且指出石药主要产于贺县一带山中,形似碎硇砂,当地土人采集后用竹筒来贮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将石药附于硇砂条后,但硇砂的功效主要是消积软坚、破瘀散结,没有解箭毒的功效,《本草纲目》以后的本草书再也没有出现石药,《中药大辞典》也没有说明硇砂的异名为石药,笔者认为石药并非硇砂,此药可能于明以后失传了。

③ 猪腰子。

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腰子产于柳州,当人被毒箭射伤时,以猪腰子1~2钱研末。用酒送服,同时将药粉涂于伤口即愈。猪腰子是《本草纲目》的新增药物。清·程可则《桂林府志》也将猪腰子收入药属条下,说明在明清时代,壮族地区曾出产猪腰子。《中药大辞典》称猪腰子为豆科植物苦檀子的异名,此异名首见于《贵州民间药物》,可见《本草纲目》收载的猪腰子与今天人们所说的猪腰子不是同-个药。可以说用猪腰子解毒是明清时期壮族民间的独特经验。

④ 鹅抱。

据宋·苏颂《本草图经》记载,鹅抱产于宜州一带的山洞中,味苦,性寒,具有'解蛮箭药毒"的功效,中毒箭时用鹅抱研末调酒服即愈,并附有宜州鹅抱图,宜州即今天的宜山一带.历来是壮族聚居地."蛮箭"主要是指壮族制作的毒箭。《本草纲目》还收有此药,但查《中药大辞典)无鹅抱,可能因为明代以后中毒箭的人减少,使用鹅抱的机会也少,慢慢此药就失传了.

⑤ 蠵龟血

蠵龟,又名蠏蠵,属海龟科动物。早在{山海经》就有关于蠵龟的记载.陶弘景说:"广州有蠏蠵,其血上俚人毒箭,按蠏蠵,人被毒箭伤,烦闷欲死者,剖取血,傅伤处,此是焦铜及蝥汁毒,南人多养用之,似龟,生海边".蠵龟一般生于海边,但清·谢启昆《广西通志》记载贺县的山中亦有分布,当地夷人用蠵龟血来解毒。"广州俚人"和'贺县夷人"都是对包括壮族在内的少数民族的称呼.《本草拾遗》、《日华子本草》和《本草纲目》也都指出蠵龟血有解毒功能,但较陶弘景为晚。

⑥ 狗獾骨

狗獾又名山獭,为鼬科动物.据《岭外代答》记载,壮族先民认为山獭性淫毒,如果山中有山獭,凡是牝兽皆远避,并说山獭骨具有解箭毒的特殊功能:"峒獠尤贵重,云能解药箭毒,研骨少许傅立消,一枚值金一两",说明山獭骨在当地是贵重的解毒药。《本草纲目》记载山獭主要分布于宜山、南丹一带,当地土人称之为"插翅"。《中药大辞典》和《广西药用动物》仅记载有狗獾肉和油的药用,均无解箭毒的功效.可见,用徇獾骨解箭毒是壮族的独特经验。

(2)解药毒

① 解钩吻中毒诸药。

钩吻在壮族地区普遍有分布,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极易俣服,而且有的人还用钩吻来毒人或自杀.如《岭外代答》云:"愚民私怨,茹以自毙"。因此,壮族地区时有钩吻中毒的发生.解救钩吻中毒,壮族有自己的独特经验,流传于民间的方法很多,用蕹莱汁解救是最早的记载.据晋·稽含《南方草木状》和《本革拾遗》介绍,蕹菜是岭南的一种常吃蔬菜,当地人用来解钩吻中毒。从唐代开始,壮族先民就使用催吐法及猪、羊、鹅,鸭血解救钩吻中毒,如唐·刘恂《岭表录异》日:"野葛,毒草也,俗呼胡蔓草,误食之,则用羊血浆解之";《岭外代答》日:"急取抱卵不生鸡儿。和以麻油,挟口灌之,乃吐出恶物而苏,小迟不可救矣";《酉阳杂躯》前集卷十九云"胡蔓草,生邕容间......误食之,数日卒,饮白鹅、白鸭血则解"。此外,广西一些清代县志还记载有解救钩吻中毒的许多方法,如用松毛煮汁,粪水、红薯叶加黄糖和猪油、蛇胆、熊胆、垂鞭草捣烂取升,糯米水等灌服催吐。这些方法至今壮族民间仍在应用。

② 陈家白药,甘家白药.

据《本草拾遗》记载,陈家白药出自苍梧,甘家白药出自龚州已南(即今平南县),因陈姓和甘姓家族常用,故冠以"陈家"和"甘家"之号.壮族姓氏包括陈、甘二姓。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均是性味苦寒,但前者无毒,后者有小毒,二者均具主解诸药毒的功效,服之能使毒物吐出而愈.《本草拾遗}在介绍金蛇和伏鸡子根时指出,这两个药的解毒之功与陈家白药相同,可见陈家白药在当时是著名的解毒药。《岭表录异》云:"陈家白药善解毒,诸药皆不及之,救人甚多......。广府每岁土贡,按此药当时充贡,今无复有或有之,古今名谓不同耳"。说明唐以后陈家白药的药名已发生变化了。《本草纲目》将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附于白药子条后,据说白崇禧的一个姓陈的军医曾经制造过陈家白药,是用毛冬青煎煮,浓缩提炼而成的白色结晶物,目前我区仍有人掌握陈家白药的制造方法,陈家白药不仅能够解毒而且现在已制有毛冬青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中心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等具有明显的疔效,可见,陈家白药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壮药。

③ 山豆根

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豆根主要分布于宜州,果州(今平果县)一带,并附有宜州山豆根图。《开宝本草》云:"主解诸药毒。"现在壮族民间仍经常使用山豆根治病。

④ 玳瑁血

壮族地区出产玳瑁。早在《逸周书.王会解》曾提到华南各族 向商王朝进献过玳瑁等地方特产。在唐代,壮族先民已知生饮玳瑁血解救药物中毒,《本草拾道》云:玳瑁,寒,无毒,主解岭南百药毒。俚人刺其血饮,以解诸药毒"。除了解药物中毒外,据《岭表录异》介绍,粤西人养玳瑁,因为当地人认为佩带玳瑁可以避蛊,还可以用活玳瑁来测试食物中是否有毒。壮族使用玳瑁的经验在祖国医学中是独特的。

(3)解蛇虫毒。

① 蓝蛇尾。

据《本草拾遗》记载,蓝蛇出产于苍梧诸县,《梦溪笔谈》也说蓝蛇在邕州有分布。这两本书记载有当地人认识到蓝蛇头有毒,用来制造蓝药。但蓝蛇的尾却可用来解蓝蛇头毒,查《中药大辞典》无蓝蛇,可能此药已失传。

② 鬼臼。

鬼臼又名独脚莲。据清·张祚蕃《粤西偶记》记载,独脚莲能治疗一切毒蛇咬伤,并指出:"草如黄连,根极大,持入药肆,则诸香气尽消,为真,三脚五脚次之".谢启昆《广西通志》也收入了独脚莲治蛇伤的经验.目前壮族民间仍广泛使用鬼臼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③ 续随子

据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南方盛产续随子,当地土人称之为"半支莲",用来治疗蛇虺蝎螫咬伤"立有奇验"。现在壮族民间仍广泛使用续随子治疗毒蛇咬伤。

④ 苦荬菜

据方喻《南宁府志》记载,苦荬莱是当地出产的药物,"可涂蛇虫之毒".《中药大辞典》也指出苦荬莱有解毒的功效。

⑤ 冷石

据吴录《地理志》及《大康地记》记载,布山县(贵县一带)毒虺很多,若被毒虺咬伤,当地人用冷石研末敷患处即愈。《中药大辞典》认为冷石是滑石(备考),广西历来盛产滑石。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已有始安郡(今桂林一带)产滑石的记载。据此可知,广西产滑石已有1500年的历史.但滑石的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无解蛇毒的功效,因此,对于冷石是否就是滑石,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4)解蛊毒

① 吉利草

《南方草木状》云:"吉利草,其茎如金钗股,形类石斛,根类芍药,交广俚俗多畜蛊毒,唯此草能解之极验,吴黄武中,江夏李侯以罪徙合浦,始入境,遇毒,其奴吉利者,偶得是草,与侯服,遂解,吉利即循去,不知所之,侯因此济人,不知其数".这是用吉利草解蛊毒的最早病例记载,实际上这正是合浦土著民族治疗蛊毒的经验,而且是以壮族为主,因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合浦蛮俚皆应之"的记载,说明合浦曾是俚人活动的地方。到了清代谢启昆的《广西通志》中尚有吉利草产于上林县的记载,上林县历来都是壮族聚居地。值得注意的是历代本草著作中没有吉利草的记载。《岭外代答》和《桂海虞衡志》也没有谈到吉利草。可见,从晋代到清代吉利草一直是在壮族民间使用,没有经文人之手而登上"大雅之堂"。可惜,目前实地调查仍未发现此药。

② 菱香草。

根据道光元年·谢云修《义宁县志》记载,当地出产的菱香草晒干后香气经年不散,能辟蛊".现在壮族民间仍有人用菱香草来预防蛀虫。

③ 蘘荷

据清·舒启《柳州府马平县志》记载,当地出产的蘘荷"能治蛊"。唐·王焘《外台秘要》曾介绍用蓑荷置席下来诊断蛊毒,是蛊毒则不肯卧,说明蓑荷确实有防治蛊毒的功效.

④ 芸香

据清·杨家珍《天河县乡土志》记载,当地出产的芸香"可辟蛊毒"。

(5)解食物中毒

① 圣齑

据(岭表录异》记载,圣齑"乃牛肠胃中未化草也"。广西人爱吃水牛肉,若食后肢胀或发生中毒,用圣齑调入姜、桂、盐、醋内服解之。如今在广西部分山区的壮族和苗族还有人吃圣齑,称为"不乃羹"或"青羹"。

② 橄榄。

《本草纲目》指出,橄榄"出广西两江峒中",当地土人采取为药.据《本草图经》记载,邕州有一种波斯橄榄,其汁可解河豚鱼肝中毒。此外,据清.苏士俊《南宁府志》记载,橄榄尚可以解酒毒

③ 荆

据清·刘斯誉《融县志》记载,当地出产一种金荆,人们用来做筷子吃饭,能解饮食毒.

(6)解酒毒

① 台萝卜

据刘斯誉《融县志》记载,当地出产的台萝卜味甘能解酒毒。这种方法现在壮族民间仍在使用.

② 台豆蔻

据《本草图经》记载,宜州出产的台豆蔻"能解酒毒",因为台豆蔻具有行气宽中、消食的作用。

③ 撸罟子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橹罟子产自广西,可"解酒毒"。

(7)解金属毒

① 脆蛇

脆蛇又名金蛇、银蛇,为蛇蜥科动物。壮族向来有食蛇的嗜好,如清·吴震方《岭南杂记》云:"岭南人喜食蛇,易其名曰茅鳝"。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不少蛇类药。脆蛇就是其中之一。在唐宋时期,脆蛇是壮族地区出产的著名的解毒药,如《本草拾遗》云:"岭南多毒,足解毒之药,金蛇、白药是矣"。刘恂《岭表录异》也指出,金蛇产自桂州(今桂林一带),"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说明金蛇有象陈家白药一样的功效,能解诸药毒.《开宝本草》进一步指出,脆蛇主产于宾州澄州,宾州即今宾阳县一带,澄州即今上林县一带,历来都是壮族聚居地,并说脆蛇"解生金毒,人中金药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黄,煮汁饮,频服之,以瘥为度。银蛇解银药毒"。目前壮族民间主要用于治疗跌伤,骨折。

② 甘蕉根

壮区的甘蕉早在《南方草木状》就有介绍.据《桂海虞衡志》记载,广西的芭蕉有牛蕉子、芭蕉子、鸡蕉子、芽蕉子,说明壮族地区历来是芭蕉产地.特别是《本草图经》明确指出:"二广俚医"用甘蕉根汁内服治疗金石药中毒而引起的金石发动。"俚医"是对壮族民间医生的最早称呼,说明至少在宋代,壮族已出现专职医生,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8)解瘴毒

据清·温之诚《全州志》记载,乾隆年间,全州"疫疠大作,药肆皆虚。居人掘土药售者,无不大获,而实者愈疾".又日:"其实市中所货,其阴购于土人者十七八",说明过去人们大多依靠当地的土药土方治疗瘴气,见于文献记载的壮药有:

① 马槟榔。

据陈琏《桂林郡志》记载,马槟榔产于河池地区一带,当地人常吃马槟榔以解渴,清·李文琐《庆远府志》曰:"马槟榔能驱瘴"。说明在壮族地区人们已认识到马槟榔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并用于防治瘴气。现在壮医仍使用此药.

② 红花茶。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红花茶产于广西,土人常以此茶赠客,宋·邹道乡有诗日:"消膈滞宿食,辟烟岚瘴气。查《中药大辞典》无此药,红花茶是壮族地区特有的一种茶。

③ 槟榔

早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中就有关于岭南人嚼槟榔的记载。壮族对槟榔有着特殊的感情,不仅在婚姻喜庆和日常交往中作为礼义的信物,而且广泛地用作肺病却患的药物。《岭外代答》曰:"询之于人,何以酷嗜如此?答日"辟瘴、下气、消食。食之顷刻不可无之,无则口舌无味,气乃秽浊",说明壮族人民已认识到槟榔主治诸气,可辟瘴气,助消化,防虫齿而大量嚼吃。因为"其俗云:南方地湿,不食此无以去瘴疠"。

④ 蒟酱。

据《本草纲目》记载,蒟酱产于广西一带,当地人食槟榔时往往与蒟酱叶同时嚼食。因为蒟酱叶也能够辟瘴疠。

⑤ 杜茎山。

据《本草图经》记载,杜茎山产自宜州,味苦,性寒,主治温瘴寒热发歇不定,服法是用杜茎山叶捣烂漫酒取汁服。并附有宜州杜茎山图。

⑥ 高良姜

高良姜在古代是壮族地区的上贡品,据《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记载,高良姜在壮族地区到处都有生长,具有"除瘴'的功效。此药现在壮族民间仍在使用。

⑦ 山柰

据《本草纲目》记载,山柰主产于广西,广中土人吃山柰象吃姜一样,用来辟瘴疠恶气,此药目前壮医仍在使用.

⑧ 姜黄

据《本草图经》记载,姜黄产于桂林,宜州一带,当地土人生吃姜黄以祛邪辟恶,并附有宜州姜黄图,说明苏颂在记载姜黄时主要参考壮族地区的姜黄.此药如今壮医仍在使用。

⑨ 楮叶

据《岭外代答》记载,壮族先民用浅刺疗法治疗瘴气时。必配用楮叶擦舌,因为楮叶能除瘴。

⑩ 王瓜

据清·谢钟龄《横州志》记载,当地出产的王瓜二月果熟性凉,具有消瘴止渴的作用,今查《中药大辞典》的"王瓜"是七八月间呆熟,笔者认为壮族地区出产的"王瓜"。与《中药大辞典》的"王瓜"不是同一药物。

⑾ 苦瓜

据谢钟龄《横州志》记载,当地出产的苦瓜味苦,性冷.能治疗水瘴.

⑿ 辣椒

壮族民间日常生活中经常吃辣椒,据清·王锦修《柳州府志》记载,当地人生吃辣椒,云可以消水气,解瘴.

⒀ 薏苡仁

《后汉书)云:"马援在交趾,尝饵薏苡实,云能轻身省欲,以利瘴气也"。马援的军队曾在广西驻扎,他们用薏苡仁治疗瘴气的经验传给了壮族先民,此后广西也开始种植薏苡仁,并用于防治瘴气,现在薏苡仁仍是壮医的常用药。

⒁ 蟒蛇

蟒蛇又称蚺蛇。《本草图经》指出,蚺蛇在岭南各个州郡都有分布,尤其是桂广以南,高、贺等州,并说:"彼土人多食其肉,取其胆及膏为药"。《岭外代答》有广西人捕食蚺蛇的过程的详细记载。壮族吃蚺蛇的目的之一是预防瘴气,如《本草纲目》指出:"横州山中多蚺蛇......度岭南,食蚺蛇,瘴毒不发"。

(9)解诸毒

具有解两种以上中毒的药物称为解诸毒药。见于记载的有:

① 甘草

据《肘后方》记载。壮族先民早就知道甘草甘缓能解各种中毒,是壮族地区常用的解毒药。书中曰:"岭南俚人,解毒药,并是常用药"。又如《外台秘要》记载:"岭南俚人毒药,多因饮食得之......俚人有解疗者,畏人得法,在外预合,或言三百头牛药,或言三百两银药,余住久,与首领亲狎,知其药并是常用,俚人不识本草,乃妄言之,其方如后,生姜四两,甘草三两炙"。说明王焘曾在壮族地区居住过,并收集了当地壮族用甘草解毒的经验。目前壮医还在使用甘草治疗各种中毒。

② 天仙藤

天仙藤又名都淋藤和兜铃苗,据《太平圣惠方》记载,都淋藤遍生岭南,当地土人都认识这个药。并指出此药可治中草盅毒,特别是《肘后方》指出,壮族先民有用天仙藤解救药物中毒的经验:"席辨刺史言:岭南俚人,多于食中毒,人渐不能吃,胸背渐胀,先寒似痒,用都淋藤十两,水一斗,酒二升,煮三升,分三服,毒逐小便出。十日慎毒物,不瘥更服"。

③ 锦地罗

锦地罗是《本草纲目》的新增药物,据该书记载,锦地罗产于广西的河池地区和靖西,德保,柳州一带,当地群众十分宠爱此物,用来治疗山岚瘴毒,疮毒及解诸毒,服法是:"以根研生酒服一钱匕"。锦地罗是-种解毒范围较广的解毒药,比《本草纲目》早的陈琏编撰的《桂林郡志》亦记载有思明府出产锦地罗,当地人用来治疗蛊毒;明·方喻编撰的《南宁府志》和清·甘汝来编撰的《太平府志》也将锦地罗收入土产条下。由此可知,锦地罗是明清时期广大壮族地区常用的解毒药。

④ 钗子股

钗子股又名金钗股,壮族先民早在唐代就广泛用于解救各种中毒,如《岭表录异》云:"广中多蛊毒,彼人以草药金钗股治之,十救八九",五代·李询《海药本草》也指出:"岭南多毒,家家贮之",说明当时人们已使用金钗股来预防各种中毒.《本草图经》也记载了岭南人用金钗股催吐解救药物中毒的经验。

⑤ 黄藤

《太平圣惠方》记载有岭南土人用黄藤防治药物中毒的经验.《本草纲目》亦指出:黄藤主产于岭南,俚人用来防治食物中毒,"土人常服此藤,纵饮食有毒,亦自然不发"。

⑥ 蒜

蒜在今天是常用的配料菜,但在古代壮族先民常用它来解毒,《新修本草》云:"此蒜与胡葱相得,主恶*毒,山溪中沙虱水毒大效,山人,俚,獠时用之".

⑦ 阳桃

据《本草纲目拾遗》及《岭南杂记》记载,岭南土人用阳桃作蔬菜或"蜜渍盐言醃以致远",主要用来解肉食之毒,蛊毒及辟岚瘴之毒。

⑧ 白花藤

据《新修本草)记载。岭南出产的白花藤"主解诸药,菜,肉中毒"。《肘后方》指出:岭南俚人往往在饮食时发生中毒,如因食物中放有毒药(蓝药或菌药),误服后出现"不能食,心中渐胀,先寒似瘴'等症状时,立即用白花藤加干蓝实煎服解救,甚效。《中药大辞典》中的白花藤的正异名有四个,但都与本文所述白花藤不是同一药物.

以上是壮族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大量事实,充分说明壮族使用毒药和解毒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从晋代开始出现了岭南俚人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文献记载。到了唐宋时期,品种大量增加,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著名的解毒药陈家白药、脆蛇、玳瑁血、甘蕉根以及烧炼水银和用蔓陀罗花的经验等,所使用的解毒药共有九大类。标志着壮族使用毒药和解毒药进入了飞跃时期。明清时期,不仅本草书继续收载壮族地区的毒药和解毒药。而且广西地方志书亦在本地物产中大量介绍壮族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经验,是继续向前发展时期。

(三)现代壮医使用毒药和解毒药已达相当水平。

随着社会扩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壮医壮药得到不断发展,壮医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经验随之不断提高和深化,达到了相当水平。据黄燮才等编的《广西民族药简编》和方鼎等编的《壮族民间用药选编》(上册)统计。目前壮医用于治病的毒药就有99种,占常用壮药的14%,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按功能分类,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的药有古钩藤、鸢尾、狗爪半夏、爬龙树。疣柄磨芋、麻风树、药蒻薯、蜈蚣、白薯莨、木薯、一枝黄花等,如用古钩藤叶捣烂敷患处可治无名肿毒、疮疖、乳腺炎;具有补益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里虚证的毒药有仙茅、薄叶山橙、穿山甲、土常山、闭鞘姜、上莲下柳等,如仙茅治疗肾虚阳萎、肾虚腰痛很有效;具有祛风除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的毒药有白薇、地枫皮、过岗龙、红杜仲藤、商陆、爪木、毛杜仲藤、丁公藤等,如白薇捣烂,调酒炒热敷息处治风湿关节炎很有效;具有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的毒药有罗裙带、铁海棠、钩吻,疏刺花椒、蚂蝗、蔓陀罗、六角莲、开口箭、通城虎、两面针等,如铁海棠捣烂调酒,取汁灌服治跌打重伤、腔震荡,用于外治皮肤病的毒药也很有特色,如鸡尾木、驳骨丹、苦李根、大风艾、百部可治疗湿疹;斑蝥虫、白薯莨、蛇床子、钩吻可治疗皮癣;半夏研粉与米醋调成糊状涂患处治皮肤黑痣;蛇床子、大风子、苍耳子、白癣皮、硫磺、密佗僧、茶辣各适量,研末调油外擦患处可治湿疹和癣。此外,白花丹、野芋头,万年青、火簕殃、含羞草、威灵仙、络石藤、倒吊笔、羊角扭水田七、大飞扬、紫茉莉等都是壮医经常使用的毒药。壮医善用毒药治病这一宝贵经验与其它民族医相比已达相当水平。例如斑蝥虫有剧毒,壮医用75%的酒精浸泡.取药液擦患处治疗皮癣很有效.据药理实验证实,斑蝥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乌头,味辛、性温、有大毒,中医多用来疗痹证及胸痹,但壮医用来治疗黄疸肝炎,而且很有效;蔓陀罗花,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有定喘,祛风,麻醉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治哮喘、惊痫、风湿痹痛、脚气、疮疡疼痛,并作外科手术麻醉剂,但在壮族民间对蔓陀罗花叶却另有独特的用法,将其鲜叶晒干,置锅内,加水,在其上放连皮蛋或瘦猪肉煮熟内服,治疗小儿疳积,疗效甚佳;红蓖麻有毒,壮医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根水煎服治痢疾,叶水煎洗身后盖被出汗治小儿感冒高烧,或捣烂用纱布包,或将整片涂上茶油烤软,用于治疗脱肛,或捣烂敷患处治异物入内不出、子宫脱垂等。

以上举例说明,壮医用于治病的毒药不仅品种繁多、方法多样,而且治病范围广泛,疗效显著,是壮族医药的优势和特点之一。

现代壮医对中毒防治也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药物中毒。

前面提到壮医使用毒药治病源远流长,有自己的独特经验,一旦在使用这些毒药不慎发生中毒或误服中毒时,亦有一套解救中毒的办法。如钩吻中毒的解救除了古代的方法外,还有用雷公根捣烂拌茶油灌服、金银花连叶捣烂榨汁拌黄糖灌服、细叶黄栀子加茅根煎水灌服、肉桂煎汤灌服等办法。解救蔓陀罗中毒的方法有:(1)多食黄糖、含服米醋;(2)用湿布冷敷额头或用冷水洗浴;(3)用绿豆皮150克、连翘30克、甘草15克、清水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小时服一次;(4)黄泥水60~100毫升内服。解野芋中毒的方法有:(1)醋加生姜汁共煮,内服或含漱;(2)白点称根煎服。巴豆中毒的解救方法有:(1)大豆约一斤煮汁饮服;(2)芭蕉叶捣烂取汁饮服;(3)土炒白术9克,番石榴9克煎服。驳骨丹中毒的解救方法有:(1)防风6克、甘草6克煎服;(2)细叶凤尾草煎服。乌头中毒,靖西壮医用细叶十大功劳30克、水牛角15克永煎服。此外,壮族民间尚有解救飞机草、大飞扬、了哥王、七叶一枝花、闭鞘姜、白花丹、疣柄磨芋、半夏、自薯莨、丁公藤等中毒的有效方法。壮医常用的解救药物中毒的药物是姜、醋、绿豆、防风、白点称、金银花、甘草、糖等,特别是甘草、绿豆和糖,在壮族民间有"通用解毒剂"之称;此外,对于某些急性药物中毒,在壮族民间立即给服鸡蛋、牛奶、羊奶或大量的豆浆、粘稠的米汤或面糊往往也起到解毒的作用,因为这些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能与某些未吸收的毒物结合成沉淀物(如与汞化物结合成汞蛋白而沉淀),然后再用催吐的办法排空胃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2.食物中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中毒的发生也在减少,在壮族地区目前以木薯中毒为多见,壮医在解救木薯中毒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南宁壮医用葱60~90克,生油30~60克.盐少许,鸡蛋1~2只,先将鸡蛋煮熟后加入前3味顿服;而扶绥县壮医则用鲜雷公根250克加蕹莱根250克捣烂取汁开水冲服治疗。壮医常用的解救木薯中毒的药物为生罗卜汁、地捻、鸭脚木,雷公根、油茶,蕹莱,白花草、黄皮、薤菜、香附、糖、白点称等。此外,壮医治疗食物中毒的经验还有:南宁壮医常用白点称60克加鲜雷公根60煎服。河池地区壮医用黑豆15克、甘草6克、雷公根30克煎服,治中毒性消化不良。武鸣壮医用绿豆60克.甘草15克水煎服解救误吃毒蕈中毒;还有用八角枫捣汁服治吃凤梨中毒腹痛等经验。

3.毒蛇咬伤.

壮族民间治疗毒蛇咬伤的药物很多,经验特别丰富,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蛇医",有些疗法还是几代祖传的秘方,有的患者被毒蛇咬伤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经壮医用壮药抢救仍能救活,在壮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广西的"蛇医"和"蛇药"不仅在当地,甚至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壮医常用的治疗毒蛇咬伤的药物有:大金不换,无患子,九里香,八角莲.酢浆草,滨黔野桐,蓝树、翠云草,八角,拿嘎千里光,狸尾草,黄花蒿,桂平婆婆纳,红子仔,田基黄,篱笆竹,辣椒,蓝花柴胡,徐长卿,虾蚶草,柠檬,苦木,余甘子,红乌桕,东风莱,独脚莲、半支莲等.如邕宁壮医用苦木500克,烟油少许或烟叶中脉适量,用三花酒或双酒1000毫升,浸泡七天备用,适于治疗各种毒蛇咬伤.服法为:每天3次,每次服10~15毫升,同时用药酒自上而下擦患处,每天十余次。来宾县壮医治吹风蛇咬伤用徐长卿3克,一枝箭3克嚼烂服汁,渣敷伤口周围,忻城县壮医治青竹蛇咬伤用篱笆竹嫩苗适量捣烂,先用针刺百会穴放血.后敷上药。用时擦伤口周围。特别是有的壮医使用目前文献资料上尚来有过药用记载的桂林婆婆纳外擦治疗眼镜蛇咬伤。总之,壮乡尚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发掘,整理提高。

综上所述,善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壮医在使用天然毒药和解毒药方面已达相当水平。

二、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诸因素

如上所述,壮族民间有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丰富经验,它是壮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笔者认为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地处亚热带,盛产毒药。

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广西地处北纬20°54′(斜阳岛)至26°21′,跨北回归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动物繁多,有毒的动植物很多,更符合"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说。《岭外代答》指出:"广西妖淫之地,多产恶草,说明在宋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广西盛产毒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据文献记载,特别是广西地方志记载,古代壮族地区毒药很多,如《岭外代答》曰:"广西蔓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草也"。《桂海虞衡志》曰:"龙荔......不可生啖令人发痫,或见鬼物":清·刘以贵《苍梧县志》曰:"羊角纽,其叶茎寸而厚,结子如羊角相对,高不过二尺,多生路旁,人食之则死,中有絮,食少头晕,多则杀人"。有的地方志还专门列出毒物、毒草篇,如清·吴九龄《梧州府志·毒物》曰:"苦刎、羊角纽、断肠草三草人食之立死";"容县又有毒草二种,曰苦蒲药,曰熊胆叶,亦能杀人:比断肠草稍迟,岑溪又有篱根草,土名钱凿,草状,似车前而叶稍尖,根有毒,虫青色,长二寸许,六足无头尾,人误食之立死。"清·王锦修《柳州府志》的毒草篇记载有菌药。杭药等毒药,谢启昆《广西通志》曰:"野芋,州县俱出,芋种至三年者,人误食之,烦闷而死。"*(竹劳)竹,临贺出,有毒,人以为觚,刺虎,中之立死。"墨荔,出平乐,修仁,荔蒲,贺县,皮肉俱黑如墨,味臭如苦辣,有毒不可食,误食之令人心腐肠烂而死".方喻《南宁府志》日:"火旺,毒鱼立死,由此可见苦刎,羊角纽,断肠草,苦蒲药.熊胆叶,篱根竹,龙荔,野芋,*(竹劳)竹,墨荔,蔓陀罗;火旺,菌药,杭药等是古代壮族地区普遍生长的毒药.除了这些有毒的植物外,壮族地区有毒的动物也不少,最常见的就是毒蛇,如王锦修《柳州府志·毒物篇》曰:"蛇其类甚多毒性",共记载有两头蛇,蝮蛇,蜈蚣,斑蝥,毒蜂,四脚蛇,鸡冠蛇,报冤蛇,鸠,域短狐,山猫,天蛇等有毒的动物。谢启昆《广西通志》也有"天虎,大倍蜘蛛,遍体生毛,人物被咬立死"的记载,《本草纲目》也记载有广西一吏被天蛇咬伤,中毒而死的例子.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一书中收载的有毒植物,大部分在我区都有分布。前面已经提到,目前仅壮族地区用于治病的毒药就有99种之多,这是因为广西的自然条件适宜这些毒草生长和这些动物生存的缘故.壮族人民长期在多毒的环境里生活,经常接触这些毒物,极易发生误服中毒或被毒蛇、毒虫咬伤中毒等紧急情况,它促使人们去探索,去实践,找出哪些动植物是有毒的,哪些是无毒的,中毒后如何抢救及哪些毒药可以用来治病,从而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壮族地区的多毒环境是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客观因素,恰如《本草拾遗》曰:"岭南多毒物,亦多解物,岂天资乎"。

(二)中毒是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据文献记载,痧,瘴,蛊,毒是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毒"的含义很广,包括所有中毒类疾病,据文献记载及实地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属毒。

古医书称为金石药或金石毒,其中的水银及其制剂如丹砂(即硫化汞)与雄黄、雌黄(砷的硫化物)等在古代炼丹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长期用为长生不老之药。历代的统治者及达官显宦为求长生不老,误服汞、砷之剂而死者,难以计数。古代壮族地区出产的金石药质量较好。《岭外代答》记载的金缠砂及真汞(天然汞)是国内稀有的矿物药。传说汉代张道陵曾来钟山县炼丹。葛洪"为丹砂求为勾漏令"。这些记载说明古代壮族地区曾是炼丹地之一,因此必定有金石药中毒的发生,如宋代壮医用甘蕉根治疗金石发动就是-个例子。在宋代,壮族地区的人们也已认识到纯金及银无毒,含有杂质者有毒,称为"生金","生银'以示区别。故金银中毒亦时有发生。目前这类中毒常见于工业生产中的职业中毒。

2.植物毒

药物中毒的发生与毒药出产地有关。在壮乡有毒的植物很多,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极易发生中毒。常见的植物中毒有钩吻中毒,乌头中毒,蔓陀罗中毒,野芋中毒,附子中毒,杏仁中毒,巴豆中毒,商陆中毒,马钱子中毒等。

3.食物中毒

河豚鱼中毒,毒艾中毒,木薯中毒在壮乡较常见,特别是木薯中毒的发生率较高。因为木薯是我区的主要农作物。在壮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大多因为误食腐败变质的食物而致。此外,"并食毒"的发生也常见到。所谓并食毒是指几种食物不能合食,合食则能中毒。这是因为对某些疾病或中毒的真实原因认识不清,并不是并食能够生毒。

4.酒精中毒

壮族有饮酒的嗜好,特别是在高寒山区,有些村寨几乎人人会喝酒,家家会酿酒,出街入市,红白喜事必定喝酒,有歌曰:"相逢不酒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因此恣饮过度以致中毒时有发生。

5.毒蛇、毒虫咬伤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点.壮族地区毒蛇、毒虫特别多。因此,毒虫、毒蛇咬伤是对壮族人民危害较大的外伤病。目前常见的毒虫有蜈蚣,毒蜂,常见的毒蛇有银环蛇,眼镜蛇,金环蛇,竹叶青,眼镜王蛇、白唇竹叶青等。

6.毒箭

毒箭是古代壮族常用的狩猎和作战武器,当村寨间发生争斗或与外族作战时,常以毒箭为武器,因此,毒箭中毒是古代壮族地区的常见病之一.

7.瘴毒

瘴毒又称瘴气,是古代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广西素有"瘴乡"之称,正如《桂海虞衡志》所说:"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广西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是导致瘴气的主要原因,如《诸病源候论》指出,岭南瘴气的发病是由于"杂毒因暖而生"和"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岭表录异》记载的"瘴母"发病的原因是因岭南雷雨时节所特有的球形雷爆破后,形成的大气污染所致;《岭外代答》指出,昭州(今平乐县)的瘴是由于地产毒药,污染水源所致;《桂海虞衡志》也指出,邕州之瘴是水土恶所致。这些记载说明。广西的水土环境与瘴气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壮族先民认为人触及秽浊之气,突然起病,出现腹痛,呕吐,神志昏厥等症状,称为"瘴气",这与"中恶"有相同之处,但也不尽然。据文献综述,瘴气所包括的病有十种之多,如疟疾,温病,脚气,沙虱热,中毒,喉科病,痈疽,指头感染,脱发等,而不是专指某-个病。故《岭外代答》说:"南方凡病,皆谓之瘴"是有其根据的,对于瘴气,壮医按发病季节分为青草瘴,黄梅瘴。新禾瘴,黄茅瘴,按症状表观及性质分为冷瘴,热瘴,哑瘴等。

8.蛊毒

蛊,是一个古代法律和医书中记载的最使人迷惑的"毒物"。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这个蛊字,其后《左传》,《周礼》,汉唐法律,《洗冤集录》以至历代医书中都有关于蛊毒的记载。古代壮族地区有"蛊毒之乡'的称号,说明蛊为多发病。壮族认为蛊是将许多虫蛇之类置于-个器皿中,任其互相啖食,直到只剩下一虫或蛇,就叫作蛊。人为地将蛊置于食物或其他器物里,使人发生中毒,就叫做"中蛊"。其症状为"归或数日,或经年,心腹绞痛而死","或腹中搅痛,或吐逆不定.面目青黄,甚者指甲紫黑"。现在蛊毒已基本绝迹.因而难以考究蛊毒为何物。但从发病症状看是属于中毒的一种,广西地方志书,《岭外代答》、《桂海虞衡志》、《赤雅》等对壮族地区的蛊毒均有记载,相对其他民族来说要多得多,可以说蛊毒是当时广西的-个地方病。如《岭外代答》云:"广西蛊毒有二种,有急杀人者,有慢杀人者,急者顷刻死,慢者半年死"。说明当时蛊毒对人们的威胁较大,人们必定想办法找药物对付它。

(三)壮族的实践精神。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毒药的发现和解毒药的应用。是壮族先民在劳动生产中与中毒作斗争而形成的.是与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是凭借人类的"本能"而选择必要的物质来医治各种中毒而产生的。中毒是壮乡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人们为了生存下去,必定积极寻找和这些中毒作斗争的方法。壮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富于实践精神的民族,有着聪明的才智,人们绝不会在毒药、毒蛇和其他中毒威胁的面前坐以待毙,斗争以求生存,壮医善用毒药与解毒药的宝贵经验,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而且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到防重于治,积极寻找预防中毒的方法,如用甘草、黄藤来预防食物中毒,用芸香、蘘荷预防蛊毒,用钗子股预防各种中毒。如今在壮乡除了专职的壮医外,大部分的群众都懂得一方一药,掌握一些常用的毒药和解毒药,充分显示了壮族在防治中毒方面的普遍性,这与壮族医药的口耳相传形式和壮族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四)社会因素

1.阶级压迫。

过去,壮族受封建王朝和土官的双重压迫,历史上壮族人民被无辜杀害者不少,大多被驱赶,排挤到深山老林和寒苦荒漠的地带居住,交通不方便,生活困苦,生了病,发生了中毒,只能求助于土生土长的壮医,使壮医有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客观上也促进壮医积极寻找治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医术。日积月累,壮医在应用毒药和解毒药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优势。

2.与当时的法律有关。

在古代,壮族地区盛产毒药,壮医善于制造毒药和使用毒药,除了与广西的水土环境有关外。尚与当时的法律未能在壮族地区全面执行有关.早在唐代和元代,对于买卖毒药,国家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凡是以毒药害人的都要给予严厉的制裁,甚或处以极刑。因此,在中原一带买卖毒药是非法的。但在偏僻的壮乡,由于交通不便,统治阶级鞭长莫及,这些法令难以生效.从《诸病源候论》记载的岭南俚人使用的五种毒药,以及《肘后方》、《太平圣惠方》提及的"俚人药毒,充分说明了壮族地区出产的毒药在当时已通过买卖进入了中原。由此可见,不受法律管束,也是壮族地区毒药得以流通的一个原因。

(五)其他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考察,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原因尚与壮族的风俗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如有毒的动物以及具有解毒作用的动物药的发现就与壮族喜食动物这一饮食习惯有关。广西的石山面积占全区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些石山区是各种动物生存的良好自然环境,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林吕何《广西药用动物》一书就收有动物药125种。壮族长期以来依山傍水而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如《桂海虞衡志》曰:"僚,在江溪峒之外,俗谓之山僚,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蛮之荒忽无常者也。以射生食动为活,虫豸能蠕者,皆取食".这种射生的生活必须依靠毒箭,因此。促进壮族寻找毒药来制作毒箭。同时,年深月久,壮族民间也形成了喜吃蛇鼠等各种山禽野兽的习俗,因此,很容易在生活中发现哪些动物是有毒的,不能吃,哪些是无毒的,可以做药。生饮玳瑁血,蠵龟血,猪羊鹅鸭血以解毒的经验就是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至今在壮族民间尚有生饮蛇血,鸡血,猪血等动物血液的习俗。此外。酒精中毒的发生与壮族的饮酒嗜好有关;槟榔,圣齑的解毒作用的发观,与壮族喜吃槟榔,圣齑有关。

在壮乡,每年端午节有举办药市的风俗,其中以靖西县药市规模最大,每年到了农历五月初五,各村寨的壮医,药农以及懂得一方一药的村民都肩挑手提自采的草药前来参加药市,圩场上有买药者,有买药者,有看药者,也有前来找壮医看病的病人,实际上是一次自发的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由此,壮医善用毒药与解毒药的经验也通过药市相互交流,并得到进-步的提高,同时也促进壮医对中毒学的深入研究。

三、壮医使用毒药与解毒药的一般规律

(一)根据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指导用药。

毒物何以为毒?汉代王充在《论衡·言毒篇》作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说明:"夫毒,太阳之热气也,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在虫则为腹蛇,蜂虿:在草则为巴豆,冶葛",这可能是对毒物的最古的含义。毒药在古代的医药书中常指药性的偏颇,认为药物各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壮医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没有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导致中毒的毒物。同一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引起中毒,而在另一条件下却是无毒的。例如食盐少量服食是有益无毒的,但如果大量吃则会引起中毒;箭毒直接进入血液才引起中毒;钩吻和野芋少量内服可以治病,但大量服用则引起中毒死亡。由于壮医在实践中正确认识毒药,所以敢于应用壮族地区出产的毒药来治病。

(二)按毒药与解毒药的分类用药。

壮医根据毒药的不同毒性分为大毒和小毒两大类。临床应用时,区别是大毒和小毒而分别用于不同的疾病以及采用不同的服法和用量,如仙茅、白薇、杜仲藤、上莲下柳、山芝麻等属于小毒类,使用时可以内服,用量也可以大些,而红蓖麻、羊角扭,斑蝥虫等有大毒,使用时以外用为主,用量宜小,谨防发生中毒。

对于解毒药,壮医大部分是按其功效进行分类的,即根据其解救中毒的功效分为解箭毒,解药毒,解蛇虫毒.解蛊毒,解食物中毒,解酒毒,解金属毒,解瘴毒以及解毒范围较大的解诸毒九类,临床中根据不同原因的中毒使用相应的解毒药。

(三)辨病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

壮医在使用毒药与解毒药时是讲究辨病与辨证的。如在使用解毒药前,首先根据患者的中毒症状来诊断属于什么中毒,然后再辨别这一中毒属于什么性质,依此指导用药。如被蛇咬伤。出现头晕头痛,寒战发热,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全身肌肉痠痛,瞳孔缩小,肝大,黄疸,脉迟或数,甚至心功能衰竭,呼吸停止等症状,就是蛇毒中毒如果时间不长。症状较轻,则属初期;如果进一步发展就是中期;若病情深入血分,脏腑,导致阴阳离决则属晚期。据《壮族民间用药选编》介绍,壮医在治疗吹风蛇咬伤时,初期用无患子12克,加田基黄9克,红乌桕叶9克,水煎服,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伤口溃烂时则用无患子叶加杠板归全草,红乌桕叶适量水煎外洗。总之,壮医在抢救中毒病例时,大抵也是使用催吐、导泻、解毒、扶正、对症治疗等,以辨病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

(四)壮医使用毒药的法则。

1.单味鲜品外用为多。

壮医在使用毒药治病时以单味鲜品外用占的比例较大,这适应了壮族民间的要求,具有简、便、廉、验、安全的优点,因而使用毒药时大多采用此法,有捣烂外敷、绞汁外擦、煎水外洗、佩药带药等方法,主要治疗疮痈肿毒、风湿痹痛、毒蛇咬伤、皮肤病、跌打损伤、骨折、烧伤、牙痛等疾病。例如,用飞机草捣烂调酒擦患处治烧烫伤;用樗叶花椒煎水外洗治乳腺炎初起;白花丹捣烂用布包好,吊挂额上治疗结膜炎等。

2.严格掌握用量。

由于毒药有大毒和小毒之分,病情有深浅、缓急的差别,患者体质有强弱年纪有老少等情况,壮医在用量上根据这些不同情况加以分析和全面考虑。因为药物的用量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疗效,药量过轻,则药力不足,往往贻误病情,药量过大,则易发生中毒。所以壮医应用毒药治病时是严格掌握用量的。特别是大毒之药更是谨慎小心。例如,用麻风树树皮捣烂冲开水服治尿路感染,每次用量仅3~6克。用疣柄磨芋水煎服治小儿惊风,每次用量9克,乌头的常用量是1克,水田七的常用量是6克,犁头尖的常用量是3克。而且壮医使用内服毒药时大多从小量开始,把握病情、递增药量,一旦病势减轻就减量或停药,这是十分科学的给药方法。

3.讲究炮制。

有毒药物的炮制主要是减少其毒性,消除其付作用。壮医在使用毒药时是讲究炮制的,如疣柄磨芋、狗爪半夏、天南星、乌头用姜汁制过才使用;通城虎治疗创伤性昏迷与生姜同煎服,以减少毒性;野芋头的炮制是去外皮切片,加食盐共炒焦:乐业县壮医用假海芋治夹色伤寒时,加糯米30克,生铁钉2~3颗,共炒至米黑为度,然后水煎服。

4.注意剂型。

不同的药性,宜入不同剂型,不然就会发生不良作用。壮医在使用毒药时是注意剂型的,有汤剂、酒剂、膏剂等。如乌头、八角枫、刺芋、山芝麻、白果、乌桕、天名精入药以汤剂为主;治疗骨折及风湿骨痛的毒药入药以酒剂为主;某些治疗胃脘痛的毒药以散剂冲服为主,如马兜铃;治疗鸡眼等皮肤病的毒药以膏剂外敷为好。

5.合理配伍。

壮医在用毒药治病时也注意药物的合理配伍。以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制约药性之偏,以适应复杂的病情,监制药物的毒性,消除付作用,确保用药安全。例如,扶绥县壮医用万年青治疗偏头痛时,加瘦猪肉共炖服;来宾县壮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时,用三十六荡加豆腐共煎服;武鸣壮医使用天南星治疗破风伤时,加半夏、川芎、白芷、白茅根、白糖共煎服。

四、宝贵的经验,有益的启示

壮医在中毒学方面的贡献,充实了祖国医学中毒学的内容。今天,虽然西医在中毒学方面比较先进.但大部分的壮乡,在治病时仍大量应用壮药,特别是在交通不方便的乡村,当来不及将中毒的病人送往医院抢救时,壮医的解毒药往往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缓解中毒症状,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争取了时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发生工业中毒、职业中毒等,以及农业生产中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除莠剂的大量使用,使农村经常发生农药中毒事件,这些都对人民的健康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通过研究壮族地区的毒药和解毒药,发掘古老的壮药,寻找新的解毒药,找到对付这些中毒的新途径,将具有现实意义。

如何进-步发掘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经验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壮族医药的特点来整理。我们知道。历史上壮族社会发展不平衡,土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始终没有建立过以本民族为主体的长期稳定统一的国家政权,因此缺乏运用政权的力量来总结,规范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包括医药卫生)的条件,加上壮族人民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自己的规范化文字.因此,壮药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壮族用药的宝贵经验主要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延续下来流传于民间,而且过去文献记载的壮族地区的部分毒药和解毒药已经失传,要进一步发掘、整理壮族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经验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为此,笔者认为今后的壮药研究,特别是毒药与解毒药的研究,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量征集有关的文物和手抄本。如散落在民间的有关毒药和解毒药的手抄本,加工工具、贮藏药物的器具以及成药等,特别是壮医治疗毒蛇咬伤的秘方,因为从这些文物和手抄本可以反映出壮药的发展历史,此外与医药有关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风俗习惯,以及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往往蕴藏有重要的医药史料,应注意收集,这需要我们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和思想工作,并紧密依靠当地的干部和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

(二)开展区域调查。也就是按照壮族自然分布状况划分区域进行调查、研究。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差异,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在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医药发展中也存在着。例如桂东地区唐代以后,封建经济就逐步发展起来了,交通比较方便,大量汉人迁来居住,使得桂东的壮医与中医互相渗透较多,而桂西地区至明清才出现地主阶级,直至解放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交通闭塞,汉族迁入不多,改土归流"很晚,因而壮医壮药在当地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加上土司制度的统治,"洞"、"寨"林立,互不统属,把人们局促于-个小天地里,严重影响各地区壮医之间的交流,使得壮药的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对毒药与解毒药的认识存在着差异,甚至在同一地区不同乡镇也存在着差异,这种情形只有按照区域深入细致的考察,才能掌握全面情况,进-步反映壮医中毒学的全貌。

(三)加强验证和现代化科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对于发掘出来的壮族地区的毒药和解毒药,既要用传统方法进行研究,还须用现代科学手段对这些药物进行直接处理,加强临床验证、药理实验、化学分析等,把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的高度,为四化作贡献。

(四)注重培养本民族的医生。我们在努力提高整个壮族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本民族的医生,因为他们懂得本民族语言,长期在壮族地区生活,我们通过提高他们的医学学术水平,让他们回到本地区去开展壮族医药的调查研究,为本民族人民服务,从而加快壮族医药的研究步伐。

结语:

综上所述,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是各种药物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多毒的环境里,使壮医有了大量的实践机会,积累了丰富的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独特经验。文献记载及实地调查均证实,善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族医药的优势和特点之一,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达到了相当永平。壮医对中毒学的突出贡献充实了祖国医学中毒学的内容。为保障壮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壮医的部分经验失传了,而且目前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认识也并非尽善尽美,有侍我们今后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提高,使古老的壮药重放异彩,造福于人类。

本文承蒙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黄汉儒付主任医师、广西中医学院黄瑾明付教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