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英国的中药事件,在中国引起了人们对“中医不是伪科学”的激辩。争论的双方旗帜鲜明地分为以方舟子何祚庥为首的取缔派和保护派。取缔派宣称:中医不具备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它只能是一个经验假说系统,而不是一个科学系统。保护派则说:中医学并不比西医学水平低,至少它是真正的人体医学,而西医学严格地说在理论和方法水平上还是生物医学、动物医学或兽医学。
标签:绝对真理
这样的争论到底能否为科学重新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呢?事实上,“科学”并非绝对真理,科学观念一直处于历史的流变之中,不断互相排斥也不断融合,真与伪的面目从来不是静态地存在。通过语言的逻辑即使占领了舆论的巅峰,也无法掌握科学的实质。“伪科学”之争或许能帮助我们接近真理,但是如果沦为一元论的争论,那就成了对科学精神的误读。
2006年发生的两件大事,使中医药备受瞩目。
其一,我国正式启动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我国政府今年公布的第一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医药有9个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
其二,网上发帖“取消中医”,认为中医药对民众的健康没有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医药应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这些观点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时表明态度,坚决支持中医药、支持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
回顾年内中医药发展的这两大事件,中医药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仍然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不能用西医标尺衡量中医
几年前,河南省一些艾滋病人开始使用中药治疗,其中一些病人甚至能重新下地干活。但因为中药没能降低艾滋病病毒载量,这样的成果得不到认可。在对肿瘤病人的治疗中,也存在只重指标不重人的现象。中药治疗下的患者长期与瘤共存,减少了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却因为“没有确切证据”而被漠视或否认。
在现行医学理念与制度下,中医的诊病、治病与疗效评价,中药新品种的开发评审与推广,以及中医药的科研成果、教育成果等,基本都是沿用西医标准来判定,因为中医尚未制订符合自身学术特点和规律的标准体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医标准化工作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尤其突出表现在对中医疗效的认同上。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林洪生教授认为,中医在改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的长处,只要有合理的疗效评价指标,医学界是完全能够认同的,国外抗癌药健泽以建立生存质量量表来说明疗效的做法就是例证。
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会长李永明博士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砒霜有毒,但砒霜又是第一个通过美国FDA的中药,因为已有大量实验数据可以作为合理使用的基础。这说明只要有严格的科研数据说明其疗效和安全性,即便是以严谨著称的美国医学界,也会对“有毒”中药放行,问题是我们要尽快制定和完成中医药的标准化体系。
据悉,中医标准化工作已在政府主导下紧锣密鼓地进行,并成为“十一五”的科研重点。
中医发展需要符合自身规律
“用篮球的规则裁判足球。”这是中医界对现行一些不科学管理中医药做法的不满。
对人才的认定——千百年来中医主要是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第一批调入中医学院的名医,即现在的权威、博导们,也是师承出身的民间中医。而现在的政策不利于对这一传统模式的延续,大量已行医半辈子的师承出身的医生被拒医学大门之外。执业中医师考试要求,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学历,才有参加考试资格,而且考卷的西医内容约占2/5。这些学徒出身没有学过西医的民间中医,往往过不了考试关而丧失了行医资格。据估计,此类中医少说也有数万人。很多专家说:“民间有些医生确有真才实学,并握有中医绝招,正确发挥他们的作用,把技术继承下来至关重要,我们不应该否定几千年的中医人才发展规律!”
中药管理——科技部对中医药的一项软科学课题这样认为:“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分开管理政策的最大受害者,其直接原因是将中医混同于西医,将中药混同于西药。现在有近500种中成药已经无人生产了,一是没有中医会用,二是没有会做的老药工,三是没有道地的原材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孙耀志说:“医圣张仲景的成方在我国已用了1000多年,在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可以不做复杂的药理、药效、毒理等研究,直接批准新药。而在张仲景老家的中国却不行,新药的一套实验数据一样不能少,这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全国政协委员吴以岭慨叹:“按现在的新药审评办法,今后再也不会出现六味地黄丸那样全面调理的好药了!”
院内制剂是中医院的特色所在,也是老中医多年行医经验的精华,但现行药品管理政策要求制剂及制剂室必须重新审批,由于门槛高,据估算,制剂室想获得合法地位少说需要上百万元,这对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医院来说,很难承受。
教育能保住中医的“基因”吗
中医教育是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兴衰的百年大计,被称为“中医的基因工程”。但是,当前对中医教育的评价可谓针锋相对。
反对派认为,中医教育严重西化。中西医的课时之比由早先的8∶2降低到现在的6∶4,甚至一半对一半。尽管中医院校不少,毕业生成千上万,但临床医术高的中医、中医药科研上成就大的中医不多。“临证为本”、反复临床的理念被现代教育的模式改变,教学内容课程单一,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造成学生所学的理论与临床不能有机结合,甚至抛弃了中医的思维以及望闻问切的基本技能。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的特色越远,内容多以西医为主,中医成了点缀。
赞成派则认为,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是传统师承教育的进步,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中医教育应坚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学院教育只是对中医人才培养的“粗加工”,不能要求学生一毕业就成为名医。
确实,现代中医教育不可能再以古时师带徒的模式为主,现代中医也必须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当前最缺的不是各个中医学院都在培养的现代型中医,而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医术都过硬的“铁杆中医”。没有这样掌握中医精髓的地道中医,就如同没有继承而讲创新,中医不仅会走样,而且会断根!
市场是导向。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宿荣秦研究员等专家所说,现代中医院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所拥有的急诊抢救、病房设备、检查手段多与西医有关,这要求中医学院毕业生不仅掌握中医,也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否则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纯中医”能否找到接收单位,能否胜任病房工作,能否处理急诊而不出医疗事故,或个体开业能否通过医师资格考试,这都是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中医院的病名诊断、医疗规范、医事纠纷、医疗事故鉴定都参照西医规则,职称、论文、临床能力考评都涉及西医水平,这些都与中医立法、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发展有关,中医院校在构建教育模式时,不能不考虑这些因素。
中医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价格政策
据中国中医院质量监测网统计,近几年财政投入仅占中医院人员工资总额的4%,同时,中医药的价值与价格长期背离,不仅中医的收费被严重低估,而且还有很多技术根本没有定价。目前《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规定的3966项服务项目中,中医只有97项,仅占2.4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研究”,对54个中医项目进行了成本核算,结果有40项(近3/4)属于亏本经营,最常见的中药熏药治疗、骨折手法整复术、普通针刺、耳针、灸法、拔罐疗法,其盈利率竟分别为-54.4%、-68.3%、-78.12%、-63.2%、-50.74%、-80.04%。像穴位贴敷、眼针等则赔本几乎一倍!另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院成本核算中心的调查,中医服务收费项目盈余基本为负数。
价格政策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中医院的西化和中医学术的失传。科技部“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课题认为:目前全国近3000家中医院基本上全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没有真正传统的中医医院。中医院院长公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医院中医药治疗率多在20%~30%之间,而且越是经营好的中医院、越是基层中医院中医药治疗率越低。
随着中医药应用的减少,很多技术已经或正在走向失传。以针灸为例,古医籍记载,其适应症有100多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灸治疗病种也达43种。但目前针灸科常看的病症只有10多种,像“烧山火”、“透天凉”等针法以及芒针、火针等技术正在失传。骨科是中医疗效最立竿见影、损伤也最小的项目之一,仅正骨手法就有几百种。但由于不挣钱、难度又大,很多骨伤科医生已改弦更张做手术去了。据某家中医正骨医院的医生说,当年中医正骨治疗骨折在该院占85%以上,手术占15%,而现在,“倒过来了!”
如何解决技价背离问题?不少专家认为,首先应全面进行中医服务成本与价格的调研,争取摸清家底,并逐步按成本核算。
中医的生存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医药在中国有深厚的生存土壤,因为老百姓需要它。然而,要解决好中医药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