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气候变化与养生


气候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我国医学在防病保健上很强调气候的重要性。《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离和真邪论》也说:“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改正,绝人长命。“都强调防病治病必须掌握季节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变化特点。

气温与健康在影响人体的诸多气候因素中,气温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夏季的高温可使人体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出现头晕、胸闷、口渴、大汗、恶心等症状,谓之“中暑”。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老慢支、肺气肿、关节炎、青光眼等病症,特别是在寒流到来、突然降温时更易发病或恶化。医疗气象学的研究报告显示,77%的心肌梗塞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气温的变化感受性高,尤其在冬季,由于寒冷刺激和高气压作用,发病率最高。一年之中寒冷的冬季是出现死亡的高峰,当气温在15~25~C肘,死亡人数最少。由此可见,季节的变化、气温的高低与人体的寿命有密切的关系。

气压与健康 气压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气压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人所吸入空气的含氧量就越少。所以在低气压的情况下,人会感到憋气、难受,关节炎、风湿痛等患者对气压变化更为敏感。俗话说:“关节酸痛,不雨必风。”气压突然降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就会疼痛加剧。此外,据统计,80%的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死亡事故是在气压突然下降的时候发生的。在低气压下,还会使大脑兴奋性增强,人不易入睡,休息不好,继而造成大脑功能失常,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效率低,情绪低落,心烦意乱,头胀痛易激动。

湿度与健康所谓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湿度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C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状态佳;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会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干燥的气候常是脑膜炎多发的时节。湿度低还会造成咽干口燥,皮肤干裂。

气流与健康空气流动形成气流。适度的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一般认为室内空气的流通不大于lm/ s为宜。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反常的气流有害人体健康,如大风暴的来临,会导致大气中含氧量下降,空气中电离子平衡破坏,造成压抑、紧。张和疲劳的感觉。慢性支气管疾病和心脏病患者极易发病或病情加重。春秋是多风季节,世界上很多地区此时会出现干热风,使人头痛恶心、烦躁、精神不集中,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犯罪率以及精神病发病率此时有所增加。

了解了季节气候变化规律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就能巧用天时,采取措施,调整行为,积极地适应气候变化,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