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到了晚年每个人的心中都珍藏着一份自己的生命履历,那里面有欢笑温馨,也有难言的苦楚,而人到晚年,如何才能做到心静如水、快乐从容呢?
“平桥远水诗千里,锦树浓花月一钩“。这是悬挂在高玉倩家客厅里的一幅书法作品。它也恰好反映出了高玉倩晚年生活的心境。
“我是个孤儿,出生后寄养在北京的一个老太太家。由于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就让我出去学戏找碗饭吃。于是我就只身去了山东,那时候我才8岁。过了两年,‘七七事变’时我又回到北京,进了中华戏校,正式拜师学艺,从此开始了搭班唱戏的生涯。
“我的童年是凄苦的,缺少亲人的帮助和爱抚,也上不起学。但正因为无所依赖,我从小就打下了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自强不息,才能求得生存的思想基础。“
高玉倩最开始学戏,学的是花旦行当,还拜过梅兰芳为师。但当现代京剧《红灯记》中,需要李奶奶这一老旦角色时,当时已经36岁的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从花旦改成了老旦。唱戏的人都知道,改行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高玉倩当时已近中年,其意志力和勇气就可想而知了。从那时起,直到老年,她对艺术的追求仍孜孜不倦,尝试了各种艺术形式,舞台、银幕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高玉倩一生追求事业,对金钱财富看得很淡。对社会、对生活、对他人无过高要求,只要做的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对住了28年连下水道都没有的大杂院,她从不抱怨;对瘫在床的婆婆尽心服侍,直至老人去世;对儿女尽量去体贴、去理解;对朋友和同事永远不做有损于他们的事。
现在有的年轻人常说:别活得太累。她说:“我虽然上了年纪,但生活得并不累,有些老年人对新生事物看不惯,仿佛如今什么都不如从前。我认为,对待新事物,应该尽量去理解,这样就容易接受了。我非常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愿意理解他们,从心理上接近他们,事实上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件好事”。
高玉倩平时生活闲适随意。她每天坚持遛弯儿,走得远了,累了就把报纸往地上一铺,席地而坐;饿了就买块烤白薯或煎饼果子,在街上就吃起来。她说:“人还是要自然一些才好,我的天性趋向自然,并且非常珍视它。”
这种“天性”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她对儿女的终身大事从不包办代替。她认为,只要两人有感情就行,她不会反对。平时,她从不强求孩子们与她一起过周末或度假,就连春节也不强求团聚在一起。谈到长寿问题,高玉倩说:“健康长寿嘛,就得健康地长寿,不然的话,病病歪歪的,长寿了也没意义。”
她曾在北京电视台主持过3年的《老年之家》节目,对中老年人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有着独到的见解。
每天,她总要从楼上走下来散散步,她将此称为“接一接地气”。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不吃刺激性强的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在总结自己的养生体会时,她说:“还是那句话,就是保持良好心境,俗话说‘七分精神,三分养病‘,精神的作用大着呢!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惊慌、惧怕都是没有用的。生活有这一站,也必然要走到下一站,关键是要从生活当中挖掘出新的东西,充实自己,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