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胃粘膜脱垂症


胃粘膜脱垂系由胃窦部粘膜松弛,经幽门管脱垂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本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可以不出现症状,由于本病常常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发生,故其症状亦易为溃疡的症状所掩盖。常见的症状为上腹不规则间歇疼痛,部位、性质与球部溃疡相似,但无节律性,进食或碱性药物亦不能缓解疼痛,有时进食后反可加剧疼痛,左侧卧位常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右侧卧位则使疼痛加剧。上消化道出血亦为本病的重要症状,出血前数小时常有恶心、呕吐。本病常伴有嗳气、泛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时突然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但消失亦较迅速。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胃窦粘膜皱襞活动度过大和活跃的胃窦推进蠕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胃窦粘膜下结缔组织松弛,故粘膜易在肌层上滑动。粘膜肌层收缩时可使粘膜形成皱襞,如胃窦蠕动增强,就很容易把这种皱襞推送入幽门。另一可能是粘膜肌层功能不良,在胃窦收缩时不能把胃窦粘膜保持正常的纵形皱襞,相反卷成环形,结果被收缩的胃窦推送入幽门。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肠钡餐检查证实。X线检查表现为幽门管增宽,在其中可见脱垂粘膜的皱纹。球底部呈现残缺阴影,可占球底中央部,而使球部呈“香蕈状”变形,或在球底形成许多相互连接的小型残缺,而呈“降落伞状”变形。胃蠕动增强。有时可发现不同程度的幽门梗阻。

本病发作时保守治疗大多有效。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少食多餐饮食、左侧卧位,同时用镇静剂及抗胆碱能类药物等。有幽门梗阻者,则应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伴有溃疡病或慢性胃炎者,应按伴同该病加以治疗。如遇见严重及反复发作的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伴有持续的呕吐,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均可考虑手术治疗。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的“胃痛”、“呕吐”、“呕血”、“便血”范畴。多由脾胃虚弱,纳运失司,胃失和降,脾不统血所致,治宜健脾摄血,和胃降逆。或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所致,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98例,治愈97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120剂。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