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中医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法则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

初冬时节,北京迎来了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的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医药界人士在此次大会上畅所欲言,不仅相互交流了在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经验成果,也对传统医药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中医要发展,要得到世界的承认和认可,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中医自己,中医的发展道路也必然从中医的自省中得到启示。

在此次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曾就此提出了中医药学术界目前所面临的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系统阐述了在此基础上如何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的问题,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会后,记者采访了王琦教授。

王琦教授提出,目前中医学术界所面临的复杂的生态环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理论从传统的原生态走向现代的问题。这个问题突出表现为中医药如何在保持原有理论结构、框架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特征。二是中医学自身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医学是应该张扬自身的个性,保持其主体性,还是在碰撞中不断地削减自己、消融自己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三是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中医学如何能够跨出自己的一步,跻身世界主流医学也是中医学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将中医学置于一个三维、动荡和撞击的过程中。

王琦教授提出,中医的发展不能失落人文精神、不能失落文化根系、不能失落中国传统医学的思想精髓、不能失落传统医学的自身主体。

中医学是生命科学,从历史来看,她综合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这门科学从诞生开始至今,始终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思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于中医学众多的概念中,如中医藏象学说将脏腑理解为“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胃为仓廪之官……”,中医赋予五脏人性化和文学的色彩,这种色彩并不是一种比喻或象征,而是体现出中医藏象理论体系中人文观念与结构的整合关系,并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脏腑的生命活动。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支架,是中医解释说理的工具,如果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从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剔除,中医的理论大厦将不复存在。古印度文化、古玛亚文化、古爱琴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它们终于消亡在历史长河中,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文化根基失落了。

一、中医学理论的特质

这是众多中医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王琦教授认为,中医理论所具有的关系与调控思维、象数思维、一元论哲学思维和复杂思维是中医理论的四个基本特质,而以这些特质形成的学术思想和体系,构成了中医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对应的优势。

1.中医学是关系与调控思维

普遍意义上的实体思维认为一切现象、一切表现都是某个实体存在。关系与调控思维则注重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解释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事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等。中医认为生命现象是整体现象,生命是在与“他”相联系的整体中存在的,如藏象学说(包括表里的认识,五体、五官、五液、五志的认识,五神脏论认识等),五行学说等。

如果将中医的藏象学说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脏腑,剔除其中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那么体现五脏之间关系的五行理论(生、克、制、化)就不复存在。中医学体察的现象是用以说明事物之间关系的,如果这种关系失衡就会产生疾病的状态。中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在整体上调节、纠正这些失衡就形成了中医的治疗思想。所以在中医理论中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于生理、病理的描述都是一种关系论的存在。

2.中医学是象思维

中医离不开象,简而言之谈脏腑并不是中医,藏象才是中医。那么象究竟是什么呢?中医是通过“象”来由外揣内、由表知里,是观察分析人体活状态下生理、病理变化的认知思维方法。中医里谈到的舌象、脉象、证候……所有的“象”实际上都是信息,是一种流动的信息、变化的信息,是一种在活体生命状态下表达的信息。只有以象、信息的概念来理解中医,获取大量知识,以自己的认知体系去认识疾病、驾驭疾病的特征,我们才能知道中医学为什么是一种象的概念。象的概念是从《易经》的概念中羽化而来的。虽然中医也有“器”的概念,《内经》中对“器”也有所论述,但总体而言,中医学还是以象为其主要认知体系的。在象的范畴里还有一个数的问题,如时空之数(五运六气)、度量之数(脉之长短)以及一些不可度量之数等都应归于中医学象数理论中。中医学的理论中如果少了象数的内容就失去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关乎本质的内容。

3.中医学是一元论的哲学思维

中医学是以“气”为代表的一元论思维。中医学是一种气的一元论的思维而非所谓的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思维。“气”是中国哲学与医学最本质的结合。气是中医学从理论上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核心概念。在气的基础上,中医提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认为升降出入是一个重要的生命现象,而此现象是以气为基础的。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中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关系与整个世界的同一性有机地整合起来。

4.中医学是复杂思维

线性思维的特点是把一切因果关系简单地归纳为一个由此点到彼点的线性关系,常常撇开了事物总体的广泛联系。而复杂思维的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事物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越了本系统的空间,产生了广泛的与多个系统的连接。中医认识事物时含有混沌、非线性的复杂科学思想。中医学将世界看成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存在,认为人体并不是一个个系统的功能存在,中医学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论理论对中医学的指导具有广泛意义,因此中医学也吸取了复杂思维的方式。如果以单纯的、线性的、某一点的认识来理解中医的问题,或者用某一个数据来说明中医的问题是不可能讲清楚中医学复杂科学思想本身的。

二、中医学路向的问题

1.秉承血脉——回到自身理论的源头

王琦教授认为,中医理论研究的起点与归宿是直接为临床服务,因此中医理论研究有两个价值取向:一是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二是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应用价值,即以服务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具体而言,我们目前必须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自身的学术储存量。回顾中医学今日取得的成绩,中医药工作者们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不停地反省自身,中医学发展至今,我们所做的工作为中医学宝库提升了哪些方面的储存量,这些储存量是否能在临床上找到理论价值的再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具体的问题。无论是张元素的脏腑用药说、药物的归经理论,还是李东垣的脾胃论,赵献可的肾间动气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仍然在临床上鲜活地指导我们的临床应用。而我们在临床工作和实验研究中也应该不时地回头去看一看,这些伟大的理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今天是否也应该回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产生的源头上去对这些理论进行再认识、再发展。

2.不要忘记自己是谁——把握中医学的主体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发展模式、目标和任务,学科如果离开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它的目标就会发生偏移。因此,中医学主体性的确立,即牢固学术核心以及对学术精华的准确把握是中医学赖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保持中医理论思维特质,弘扬中医学术个性,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在发展模式、目标、任务上始终体现自身特色,这才有普遍意义。

3.不要忘了老祖宗——要下大力气继承

在继承的问题上,应从读原著做起,使中医学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中医学术含量的储存上得到提升,形成一种传承的内在气象。提倡读原著、做临床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

4.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学术发展的瓶颈。中医学理论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弘扬学术个性,促进学术流派,因此必须突破大一统的格局,使中医在学术领域内群峰突起。

中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她应该能够形成一个既以原生形态向前发展,又兼具多元格局的体系,使其在大的理论环境下不断整合人类先进的思想,将自己的理论铸造成一个符合现代特征的理论体系。

5.让奇峰突起——再现流派纷呈

学术流派的形成和涌现是激活理论创新的源头,是时代的需求。学术流派的作用:一是促进理论的创新和学术大师的涌现,二是形成师承的学术链带效应,

三是推动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

理论是指导学科发展的中心环节,中医理论的发展更要与临床的发展相协调,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建设将保证其在中医药发展中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