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在研究过程中如何评价提取工艺的优劣,用什么作评价指标,便成了研究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设计时须先行选择好。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应是提取有效成分质和量的代表,也是提取物临床作用性质和强度的代表,对于一、二类中药新药所用的提取物——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来讲,评价指标较好选择。有效成分可直接测其量,有效部位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也与疗效有直接量效关系,可以代表。但对三、四类新药来讲,大复方成分多,各中药成分不太清楚,作用亦不一样,用什么作评价指标呢?很难选择。目前提取工艺研究中常用以下项目作评价指标。1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用提取物中的成分含量多少评价提取效果,此法量化程度高,表述清楚,也易于操作,且耗资较少。但复方提取物或单味提取的有效部位选什么成分才能代表其质量呢?药品提取物的质量即指临床疗效的好坏,也就是说所选成分其作用性质、量效关系都应与复方的功能主治保持一致。这点太难,中药复方本来就是利用各药的综合疗效,一个复方里有若干成分,很难找到一个成分,它的作用完全与功能主治一致,可以作为真正的代表。一般可用多指标评价:1.1 水浸出物
《中药新药研究指南》提出:“在研究提取工艺中对提取效果的评价,不宜单纯用浸膏中总固体量作为评价指标,因总固体量的高低往往并不代表提取效果的优劣。”众所周知,水的溶解范围很广,再加热促使各种分子运动加剧以及沸腾的搅拌作用,直接搅拌的作用,使各种成分及微粒都进入煎液中。相同重量的药材,当药材质地较软(如花、叶、全草等),含糖分、淀粉、粘液质重(如熟地、山药、黄柏等),而煎煮时加水量多,火大,煎熬时间长,其干膏收率一定比常规条件下提取量高得多,实际上有效成分含量并不一定比常规条件下提取的量多,所以它与功能主治的疗效强度不成量效关系,不能仅用它作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但在工艺研究中水提干膏率这个指标还是要的,有它的用途:a.作选择剂型的参考指标;b.作考查工艺水平的评价指标;c.作固体制剂日服量、单服剂量及包装规格确定的依据。所以,无论单因素筛选或正交试验,都应将水提干膏收率列入计划。
1.2 有机溶剂浸出物
根据中药制剂是应用多种成分的总体作用治病的原则,可按处方多数主要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溶解性质,选择适当的有机溶媒进行浸提,用此提取物作评价筛选工艺。如处方药物含有挥发性的当归、川芎、荆芥、薄荷等,或含乌头碱的生川乌、生草乌等,因它们都易溶于乙醚,则可以用乙醚浸出物作提取工艺评价指标,若处方药物多含生物碱,可用氯仿浸出物作提取工艺评价指标;若处方药物多含皂甙,可用正丁醇浸出物作提取工艺评价指标;但常见的是既含生物碱,又含甙类,也有黄酮、蒽醌等成分,因它们都能溶解于较高浓度的乙醇,所以用70%或80%或85%乙醇浸出物作提取工艺评价指标。这种指标尽管较粗,专属性不强,但有以下特点:第一,含杂质少,有效成分多,且与疗效有直接关系;第二,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易于普及,目前应用较多。
1.3 大类成分
以方中主要药物的某类具有一定疗效的成分(如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甙、总蒽醌、总多糖……)的提取量作提取效果的评价指标。如某处方以大黄为君药时,可以1,8-二羟基蒽醌为对照品,用比色法测其提取物中总蒽醌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当处方以黄连、黄柏为主要药物时,可用滴定法测其提取物中总生物碱含量作评价指标;当处方中有银杏叶、槐花、菖蒲等药物时,可以芦丁为对照品,用比色法测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作评价指标;当处方中有党参、黄芪、黄精、玉竹时,可将其提取物进一步水解后测其葡萄糖或果糖,以单糖计其总多糖含量,用总多糖作提取效果的评价指标。这种指标操作简便,不须特殊的大型检测仪器,普通实验室里都能完成,且所得数据基本上与疗效有量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提取物的质量。
1.4 指标成分
《中药新药研究指南》(第26页)对提取工艺研究的评价指标有明确意见:“可采用处方内某药味的指标成分在提取物中的总量作为评价指标”。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为了前后保持一致,为了使指标成分更具代表性,作为工艺评价指标的成分最好与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成分保持一致。根据《中药新药指导原则》规定应首选:“处方中君药(主药)、贵重药、毒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作为评价指标,这种指标表述清楚,但这是从复方中测定单体成分的含量,其技术水平、仪器设备要求高,实验经费使用多,且难于成功。其次,中药复方是利用综合疗效,很难找到某个成分能代表该复方的功能主治。不过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中药新药的研究水平出发,这个工作是必须要做的。2 生物学方法
在研究工艺条件时,若各样品间只存在有效成分数量的差距,用化学法评价是比较恰当的,但若由于工艺条件差别大,如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式以及含热敏、光敏成分或有效成分不清楚的药物等等,试验中制出的样品间不仅存在同类有效成分量的差别,而且存在不同种类的有效成分,或者复方中成分复杂而某个指标成分不能代表其疗效者,最好用生物学方法作工艺研究评价指标。因为生物学方法体现在:(1)整体制剂所含全部成分的综合作用;(2)与临床作用接近,它对疗效更具评价力。生物学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有微生物学方法和药理学方法。
2.1 微生物学方法
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或外用消毒杀菌的药物可用最小抑菌浓度来作提取效果的指标。
2.2 药理学方法
根据处方的功能主治选择最主要药效学指标来评价提取工艺的优劣。如紫抗注射液用药物对HCT-8及K562细胞毒效力作评价指标。3 有效组分——综合评价
前述化学方法与生物学方法皆各有所长,但单独使用皆不够全面和理想,根据笔者研究经验,将化学方法与生物学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点,可找出产生复方功能主治作用的物质的主要部分——有效组分,用它作评价指标,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因它既包含复方的作用又包含有产生作用的物质。
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的研究要点如下:
3.1 将中药复方药物用系统溶剂法的各溶剂以极性从小到大依次进行提取制备出相对应的样品。
3.2 根据复方的功能主治,选择2~3个最具代表性的药效指标,对各样品作平行药效试验,筛选出作用最强的样品,即有效组分。
3.3 对有效组分进行化学分析,找出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测定方法。如枕中健脑液,方中含人参、黄芪、远志、石菖蒲等药。它的有效组分的研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
(1)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的溶剂系统,用此五种溶剂依次对枕中健脑液全方药物进行提取,制备出A、B、C、D、E五个相对应样品。
(2)根据功能主治,用了两个药效学试验项目:A对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B对模型大鼠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神经递质DA和NE含量影响。考查了A、B、C、D、E五个样品的作用。试验结果:C组分-正丁醇浸出物药效最好。故确定正丁醇浸出物为该复方的有效组分。
(3)分析C组分,并结合文献报导,人参皂甙是其有效成分,故建立了该组分中人参二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所以,枕中健脑液工艺研究的全过程皆用正于醇浸出物和人参二醇含量作评价指标。4 工程及经济指标
利用生产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及成本作为评价指标。
以上指标各有其独到之处,如水浸出物,可直接影响固体制剂的服量与剂型选择,影响液体制剂的澄清度与稳定性;有效组分与疗效的量效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影响制剂的有效性;指标成分技术含量高,一定程度上表明工艺研究现代水平。为了提高中药复方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好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为了平衡指标间的差异,多指标的各分指标宜用权重系数(按指标作用主次分配)加以调节。如生脉饮提取工艺条件筛选,方法选L9(34),评价指标可选(1)水浸出物×10%;(2)正丁醇浸出物(有效组分)×50%;(3)人参皂甙Rg1×40%。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