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秦伯未


(1901-1970),秦伯未,中医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秦伯未,名之济,号谦斋。1901年出生于上海市陈行镇。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笛桥、伯父锡田、父亲锡祺,均通儒精医。由于家庭熏陶,耳濡目染,他自幼即酷爱文典医籍,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涉。为日后研读医理并在中医学术上取得成就筑下坚实基础。业医50 载效验颇丰 医德高尚 堪称当代中医临床家

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秦伯未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以其精湛的医术,使无数患者摆脱了疾?耐纯啵??医界同仁及广大患者所称道,如临床上常见的湿温发热证,他认为其合理治法,应在清化的基础上佐以宣透,而宣透药中又以豆卷为佳。它能透发中焦陈腐之气从表外泄,而不同于宣肺发汗。同时也常提醒医者:应注意欲速不达,可观察湿与热孰轻孰重,适当加减,稳步前进。所以他在临床上遇到湿温发热证等,每每都要加入豆卷一药。再如,他自制的用于治疗白?的“氤氲汤”,就是以豆卷为君药。他在临床上治疗木郁证候时,又详辨土壅木郁与木不疏土,而在用药方面各有不同。针对前者,他常用苏叶代之于柴胡,取其既能舒肝郁,又能和脾胃,脾胃健运则肝气自畅,而不需如后者用柴胡疏肝理气,直接治肝,在临床上屡见效验。他认为:寒邪伤肝,当用温剂辛散;肝阳不足,当以温养助长生气升发。因此他在肝病中用温法,不论是逐寒和回阳,都不用附子、干姜,而用桂枝、细辛、吴萸、川椒,尤其虚证多用肉桂,因其入肝走血分,能鼓舞血气生长。

秦伯未于1953年和1960年曾先后赴苏联、蒙古两国会诊、讲学。后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及皮肤性病研究所合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及脊髓痨等疑难病症获得良效。除此之外,常应全国各地之邀,参加会诊、讲学及各种学术活动,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秦伯未虽有丰富的临床效验,但时刻都不放松临床实践。他在奉调到卫生部工作一段时间后,为了能更加接近临床、搞好临床工作,主动从卫生部宿舍区搬出,举家迁居到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内。在医院工作期间,于带教同时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工作,每周中两个半天在高干门诊应诊,一个半天在东直门医院病房查房,一个半天去北京医院查房;此外,还有大量的医院外会诊,所有这些,无疑大大丰富了他的临床经验。

尽管当时秦伯未已是著名的中医专家,但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医家风范,无论是外宾、侨胞,还是领导、群众有病,总是随请随到,一视同仁,一丝不苟。在每次会诊以后,总是将病人念记在心,主动打听治疗情况,甚至随访问候,对患者认真负责,真切关怀。致力教育 开创中医函授 刊授教育之先河

秦伯未在研习中医过程中深切感到,中医医籍浩若烟海,流派众多,传统学医,师承面授,各承家技,虽有所长,总难免局限。而开校办学,则可集思广益,兼收博览,是发展中医学术、加速培养人才的好途径。随致力于医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和指导临床实习的同时,组织编写了各种适合当时实用的中医教材,编辑出版医籍精华,并创办了中医学社等。1928年与杭州王一仁、苏州王慎轩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亲自编著多种讲义,并授课及指导实习。当时编印出版的《国医讲义》(6种)、《实用中医学》(12种),大都是秦伯未通过中医教学实践反复修订的教案,切合临床实际,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医学术是千百年来人们与疾病斗争的实践总结,扎根于群众中。社会上热爱中医、学习中医、从事中医者人数众多,但限于历史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医学校很少,能入校系统学习者更少。有感于此,秦伯未于1930年又创办“中医指导社”,为社会上的中医人员和爱好者学习中医提供指导。该社面向全国及海外侨胞,社员先后达千余人。该社编印各种书籍和刊物以传授中医知识,交流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解答有关问题等。主要内容有:《中医基本学说》、《群经大旨(内经、金匮、伤寒论)》、《各种研究法》、《病理讲座》等。这种办学形式实为中医函授、刊授教育之先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秦伯未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中医教育事业。1954年奉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1955年,在中医研究院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西学中班执教,为国家培养了首批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1959年以后,一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医学教研工作,他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讲理透彻,条理清晰,深得学生们的好评。他对于门下第子也采取上大课、布置作业、写医论、随师临诊、整理医案、总结病例等多种方法,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同时提高了业务与写作水平。秦伯未先后参加了1960年、1962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第一、二版的编审工作,为总编审之一。勤于笔耕 发展中医学术

1919年,秦伯未就读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该校第3期学员,与程门雪、章次公等诸贤为同窗学友。当时,江浙沪名医曹颖甫、谢利恒、夏应堂、丁仲英咸集任教,秦伯未经常聆听名医教诲,共同切磋岐黄妙术。他勤奋好学,砥砺自强,奠定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及至1923年毕业时,已蜚声医林,应聘为母校讲师。他刻苦钻研,勤于著书立说,几十年如一日,每晨6时许起床,即伏案写作,对其学术专著进行不断的充实加工;并将前一天临诊体验及阅览心得,写成短文或医话。他业医50余年,论著60余部,论文数百篇。主要著作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内经知要浅解》、《内经类证》、《秦氏内经学》、《谦斋医学讲稿》等,这些著作大多几次再版,深受读者喜爱。它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勤于思索 博采新知 在中医学术上有独到见解

重视对《内经》的研究秦伯未在中医领域内博览群书,尤其重视对《内经》的钻研,享有“秦内经”之美称。他认为,《内经》总结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表达了古代的医学思想体系,成为祖国医学发展的基础,研究祖国医学先要学习《内经》,然后可以顺流而下地贯彻到其他医书,不如此,便像失掉了钥匙,无法打开中医宝库的大门。他先后撰写了多种有关《内经》的专著,计有《秦氏内经学》、《读内经记》、《内经病机十几条之研究》、《内经知要浅解》、《内经类证》、《素灵辑粹》,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研究工作。

在临床数学和实践中,秦伯未广泛应用《内经》理论作指导。例如,讲“水肿”病的治疗时,他把《内经》中散见于各篇的有关水肿的论述加以分析,联系《金匮要略》、《外台秘要》等文献,结合他自己的临床体会,总结了治疗水肿病的6个基本法则,即发汗、利尿、燥湿、温化、逐水、理气,并列举了代表方剂及兼证变化的应变原则。这些有关“水肿病”的理、法、方、药用之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强调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而在60年代初期,中医界出现了忽视中医基础理论,强调单方验方,或单纯依据西医诊断、化验指标进行用药,而不加以辨证分析的倾向。针对这种情况,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一书中专辟“浅谈辨证论治”一节予以论述,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规律,从认识证候到给予适当治疗,包含着完整的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说:“辨证论治所以成为中医的诊疗规律,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辨证论治是中医处理疾病的程序和方法,是依据临床表现,通过四诊、八纲作出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所以辨证论治和诊断不可分割,根据不同的发病过程,随时辨随时论,不是经过一次辨论就不须再辨论,这是中医治病的精神”。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秦伯未也不否定一病的主治法、主方和主药。他认为,这也是治病的一个基本法则,临床上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也能收到良好效果。他在治疗头痛证时,就是按辨证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头痛又分风寒、风热、湿邪三种头痛;内伤头痛则分为气虚、血虚、痰浊、肝火、寒厥、痰浊6种头痛。对溃疡病,他则认为多属中焦虚寒证,选择“黄芪建中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均获良效。

秦伯未在温病、肝病、水肿病、腹泻、痛证、溃疡病、慢性传染性肝炎、心绞痛等方面的理论造诣很深,富有新意,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总结归纳出证治规律。例如在温病方面,他提出了温病当以风温为纲的观点,并根据个人临床体会分为恶风、化热、入营、伤阴4个时期,提出了温病的12个治法。他还强调寒温统一,认为温病是伤寒的发展,伤寒和温病并无分歧,若将两者对立起来,是偏见,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在肝病方面,提出了“肝气和肝郁”、“肝火和肝热”、“肝风和肝阳”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区别。他认为,“肝气”是指肝脏的作用太强及其产生的病证,其性横逆;而“肝郁”是指肝脏气血不能条达舒畅的病证,其性消沉;前者疏泄太过,后者疏泄不及,因此在治疗用药方面就有出入。

强调继承与发扬并举秦伯未认为,中医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对于很多疾病都有深入的认识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并且作出了初步总结,应该很好地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好比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终成幻影而已。然秦伯未所谓的继承并不是一味地照搬前人的经验,而是批判的接受,是有创新的继承。他常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用古人丰富的经验知识指导临床,去芜存精,提纲挈领,综合分析归纳成为一整套更为准确、更为完整的理论。他在“腹泻的临床研究”(《谦斋医学讲稿》)一文中,就是根据《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医宗必读》等古代文献关于腹泻的病因、病名、治则的记载,提出以暴泻、久泻为纲,以虚实两类来辨证施治的规律,虚证于内伤,浅者在脾,深者及肾;实证属于病邪,以湿为主,结合寒邪和热邪以及食滞等,采用化湿、分利、疏散、泄热、消导、调气等多种泻法,和健脾、温肾、益气、升提、固涩等多种补法。秦伯未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治愈了众多的难治性腹泻患者。例如,许某患腹泻,反复发作,发作时非服合霉素不能止。来诊时症见:肠鸣腹痛,大便溏,伴口苦口臭,口干不欲饮,尿黄,苔白腻,脉滑数。当时秦伯未诊断为脾胃薄弱,湿热内阻,清浊升降失司。并认为病虽久,但治疗不在止泻而在清理,湿热一除,则肠胃自复,用葛根芩连汤加减。二剂后大便成形,腹痛肠鸣消失。秦伯未非常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尤其重视医案医话的作用。早在1928年编写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他就指出:“医案为中医价值之真实凭据。”“医案是中医的特点,实事求是,生动活泼,最适用于中医同道间的观摩,实有广泛征集和及时发表的必要。它是根据临床具体事实作出总结,有理论,有法则,而这些理论和法则又都有一定的根据,因而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多看各家医案作为借镜,也可取长补短,增加智慧,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秦伯未在临床实践中就非常重视积累和整理病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强调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秦伯未在学术上善于学习。他认为西医的诊断有时可助于对某些疾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的认识。因此他在临床实践中,多参考西医的诊断,而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常收到很好的疗效。但同时他又主张西医诊断只是仅供参考,而不能受其束缚,要有信心和勇气使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去治疗,不宜失去中医之根本。他每诊治一种疾病,总是根据不同年龄、体质、临床表现及发病经过,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确定治则、治法和选方用药,最后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实践,他进一步体会到,中医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要想取得疗效,关键在于必须运用中医的理论为指导,细致观察,不能忽视中医辨证的依据,并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他的这些认识,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例如,他在治疗西医诊断的神经衰弱疾患中,就是根据中医理论来分析其临床表现,而总结出其发病机制主要在肝、病性有虚有实,也有虚实夹杂,确定了14种基本治法。

秦伯未一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勤勤恳恳,呕心沥血。曾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医药组成员,药典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为国家和人民作了大量工作,受到群众的尊敬和赞扬。

(作者:杜怀棠)简历

1901年 出生于上海市陈行镇。

1919?1923年 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系统学习中医。

1923?1928年 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师并悬壶应诊。

1928?1930年 与杭州王一仁、苏州王慎轩联合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

1930年 创办“中医指导社”。

1930?1949年 在上海开业应诊。

1950?1954年 在上海人民医院应诊。

1954?1958年 任卫生部中医顾问。

1959?1970年 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并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1970年 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上海:中医书局,1928.

2 秦伯未.百病通论.上海:中医书局,1929.

3 秦伯未.内经类证.上海:中医书局,1929.

4 秦伯未.药性提要.上海:中医书局,1930.

5 秦伯未.诊断大纲.上海:中医书局,1930.

6 秦伯未.实用中医学.上海:中医书局,1930.

7 秦伯未.痨病指南.上海:中医书局,1930.

8 秦伯未.国医小史.上海:中医书局,1930.

9 秦伯未.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上海:中医书局,1932.

10 秦伯未.秦氏内经学.上海:中医书局,1934.

11 秦伯未.医林初集.上海:中医书局,1934.

12 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13 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14 秦伯未.中医入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15 秦伯未,李岩,张田仁等.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16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