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研究进展速览


10月17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当选为会长。从大会举行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看出,中国、美国和日本的专家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中医药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中药防治心血管病的思路与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展示了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最新进展。

新成果

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可预防介入治疗后再狭窄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主持,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参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给予33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活血化瘀中药制剂芎芍胶囊6个月,对于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参加此项研究的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徐浩博士介绍,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是限制其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活血化瘀中药芎芍胶囊由川芎、赤芍的有效部位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得出最佳剂量配比方。既往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可明显抑制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殖和病理性血管重塑,在小规模临床试验中亦显示出一定的减少再狭窄发生的作用。

此次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期进一步评价该药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将33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芎芍胶囊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疗程6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临床随访,术后6个月进行冠脉造影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冠脉造影示再狭窄,次要研究终点为临床事件的发生,包括死亡、靶病变引起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重复血管成形术和冠脉搭桥手术。并将临床事件的随访持续到术后1年。

共有308例患者(91.9%)完成本研究,其中145例(47.1%)进行了冠脉造影随访。徐浩介绍说,治疗组冠脉造影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对照组(26.03%和47.22%,p<0.05),最小管腔直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2.08±0.89和1.73±0.94,p<0.05)。治疗组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性降低(10.4%和22.7%,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治疗组(7.1%和11.0%)亦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9.5%和42.9%)。治疗前后血瘀证计分差值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18.79±8.47和13.24±9.04,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心绞痛复发与随访时血瘀证计分总分是冠脉造影所示再狭窄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在6个月随访期间,芎芍胶囊组未见明显的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说明中药长期服用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新发现

Harbor医学中心发现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新原理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Harbor医学中心的马胜兴博士所领导的课题组,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奖金资助下首次研究证实了一氧化氮(NO)在电针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继发现鸦片样物质针灸镇痛作用机制研究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的新发现。

以往针灸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马胜兴介绍,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时发现,在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等一些下肢特定穴位时,可以诱导NO合成酶在延髓背核的核团,NO在核团里可起到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说明针灸刺激相当于一种内源性的基因治疗方法,能够降低血压,治疗心血管疾病。而且针灸疗法远比外源性基因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此外,马胜兴还将带有NO收集液的管道系统设置在人体皮肤经络循行线和非经络线上,这种收集系统设置在皮肤表面,可以测定NO浓度,从而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功能和物质基础。研究证实,NO浓度在经穴部位远比在非经络循行线上高。

通过动物和人体实验研究,马胜兴认为,延髓背核-丘脑反射环是针灸治疗心血管病的信息传递通路,其递质就是NO。NO也是皮肤经络系统的重要化学物质。这一研究成果不但发现了新的针灸治疗疾病作用原理,也为针灸经络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新技术

可视化连续性微循环观察系统初获应用

由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消化内科、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进行的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微循环障碍的机理研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其主要亮点在于联合研究人员采用了可视化连续性微循环观察系统。

主持此项研究的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消化内科研究员韩晶岩教授介绍,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血管合并症、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患的基本病理环节是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是由血管内皮损伤、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白蛋白外漏、血管外肥大细胞脱颗粒等一系列变化构成的复杂过程。以单一治疗靶点为治疗基础的改善微循环障碍西药如血管扩张剂、血小板凝聚抑制剂等虽然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并未收到满意的远期疗效。复方丹参滴丸已经在中国、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管合并症等与微循环障碍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究竟是哪种中药或哪个有效成分作用于微循环障碍的哪个环节,或复合中药或中药的复合成分对微循环障碍是否有综合的改善作用等尚未搞清。可视化连续性微循环观察系统是应用可视化、连续性、动态的微循环研究方法结合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扫描电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过程,以及中药成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对微循环障碍的作用靶点进行系统的研究。

研究人员建立微循环障碍模型,用连接于倒立生物显微镜的CCD摄像系统、SIT荧光摄影机、超高速摄影机(10000次/秒),活体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脑、肝、肠系膜等脏器的微血管的血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黏附、血小板凝聚、血管内皮损伤、过氧化物产生动态、血浆白蛋白外漏、血管外肥大细胞脱颗粒。研究人员发现,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肠系膜血管径没有显著变化,而黏附在细静脉管壁上的白细胞数、细静脉血管壁荧光强度、血管外间质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显著增加。丹参预给药可以抑制白细胞的黏附、抑制细静脉血管壁过氧化物,但是对肥大细胞脱颗粒没有抑制作用。三七预给药可以抑制白细胞的黏附、肥大细胞脱颗粒,而对细静脉血管壁过氧化物没有抑制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既可以通过抑制过氧化物,抑制和解离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从血管内保护和恢复血管损伤,又可以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保护血管免受外来的攻击。

韩晶岩指出,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是由丹参和三七共同承担的。丹参素和三七总皂苷在再灌注后给药对于已经黏附于细静脉壁的白细胞有解离作用,这种作用与丹参素和三七总皂苷抑制粒细胞黏附因子CD11b、CD18的表达相关。因此,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丹参和三七的综合作用,达到了多靶点改善微循环障碍的目的,是临床预防和治疗微循环障碍理想的中药复方制剂。

新思路

中药促血管新生研究大有可为

由于一些冠心病患者虽然已接受积极的规范治疗,但仍有显著的心绞痛或运动耐量受限,且重度弥漫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者需要促进其缺血区侧枝循环的形成,因此,促血管新生药物的研发成为研究的重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血管科范维琥教授在大会上指出,根据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临床研究和目前中药促血管新生作用的证据,研究人员有可能从中药中找到促血管新生物质。

范维琥介绍说,华山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鸡胚实验,分别以生理盐水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阴性和阳性对照,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上一级、二级血管计数,对22种常用抗心肌缺血单味中药及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生成活性进行评价。观察到红景天、降香、前胡、赤芍、白芍、麝香保心丸、山楂、葛根等(按作用由强到弱排列)对血管生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红景天、降香的作用甚至与bFGF相当。在内皮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红景天、降香及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从体外实验角度证实红景天、降香及麝香保心丸的确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在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中,研究人员发现红景天、降香和麝香保心丸使梗死边缘区血管密度增加,促血管新生作用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更明显。

范维琥认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红景天、降香两药以及麝香保心丸可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bFGF增加,VEGF与bFGF的mRNA表达增高。因此,要进一步研究药物促血管生成的机理,可以考虑从受体和血管生长抑制物这两个途径着手。

范维琥指出,尽管传统中医中并无冠心病和血管新生的概念,但可从治疗“胸痹”、“心痛”的最常用处方中筛选中药。中药促血管新生的机理复杂,可能涉及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以及血管抑制因子等多方面。此外,血管新生也可能参与了中药对心梗范围受限、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