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盛夏的一天,正值中午,酷暑难当。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回到家里,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正要吃,这时我发现有个人站在我家门外的走廊上。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老年妇女来乞讨。
当时我想,这么热的天,年岁那么大了,还爬了三楼,说明真的是迫不得已。于是我叫女儿拿出一块钱给她。行乞的老妇接过钱后转过身子,贴着墙根小心地挪着脚步,不敢抬头,更不敢朝走廊外面看一眼。她一边摸着墙,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很少上楼,一上来就怕高。”就在她快要走到楼梯口时,我叫住了她,让女儿从冰箱里拿一根价格最贵的雪糕,递到了老妇的手上。
老妇下楼后,女儿不高兴地问我:“爸爸,你怎么对她这么大方?给了她一块钱,再加上一根雪糕四块钱,一下子给了她五块钱!”我问女儿:“你知道她为什么那么穷吗?”女儿说:“也许她家发大水了吧。”我摸着女儿的小辫子说:“那么对于受了灾的人,是不是应该帮助?而且她那么大年纪了。”女儿点了点头。
过了一段时间,我和女儿一起外出,在人行道上,看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跪在地上,面前摊着一大张纸,上面用毛笔写着自己的悲惨经历,旁边放着一个小盆,里面有一些纸币和硬币,他头抵着地不停地嚎哭。
“爸爸,你看这个人哭得多伤心!”女儿边说边掏出一毛钱准备放进那个小盆,我立刻把女儿挡住了。女儿不解地问我:“你上次怎么那么大方,还给那个要饭的吃雪糕,这个人哭得这么厉害,你连一毛钱都舍不得?”我拉着女儿一边走,一边对女儿解释:“上次那是一个老太太,人老了,她没有力气干活了,所以我们要给她钱。刚才那个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却趴在地上哭,他为什么不去自己干活挣钱养活自己呢?况且,在大街上摊着一张写满惨兮兮经历的纸,做出一副非常可怜的样子,十有八九是假的。这种人我们给他钱,他得到钱后,还会在心里嘲笑我们是傻子。”
后来我和女儿在街上又遇到过一些行乞者,给与不给,我都分析给女儿听。最后,女儿总结出了一套原则:“年老体弱的给,年轻力壮的不给;有明显残疾的给,好手好脚的不给。”
女儿的原则虽然不能说一定对,但从这原则中可以看出,女儿已懂得了应该同情弱者,反对好吃懒做。在给与不给中,女儿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