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通降化浊解毒和络——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新思路


由河北省中医院博士生导师李佃贵教授等人完成的一项河北省科技厅科研资助课题研究结果显示:以通降化浊、解毒和络立法,应用中药增生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从而为这一临床常见难治病找到了一条新的治疗思路。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难治性消化道疾病之一,并伴随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胃癌癌前病变特点。寻找有效、可靠的治疗方药,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努力探讨的课题。为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李佃贵教授等人在河北省科技厅的资助下,结合该病的临床表现,从中医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了该病的发病机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因饮食所伤、情志不舒所致。饮食所伤,情志不舒,则导致肝胃不和、胃气失和、通降失职、浊邪内停;日久则脾失健运,水湿不化,郁而不解,蕴积成热,热壅血瘀而成毒,形成“浊”“毒”内壅之势,湿浊、热毒进一步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气机阻滞则胃脘痞满、疼痛、嗳气反复不解;热毒伤阴,浊毒瘀阻胃络,则导致胃失滋润、腺体萎缩、胃液减少、肠上皮化生、增生随之产生。故治疗应以通降化浊解毒、消瘀和络补虚立法。根据这一认识,他们将按有关部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C)纤维胃镜及病理诊断标准和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确诊的160例门诊和住院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0例),且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应用由红景天、绞股蓝、蛇莓、薏苡仁、枳实、白术、川芎、当归等中药组方浓缩制成的“增生消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三九胃泰冲剂冲服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经两个疗程6个月的治疗后,在主要症状消失方面,治疗组110患者中,胃脘痞满症状消失率为80%,胃脘痛消失率为70.29%,纳呆消失率为68.48%,嗳气消失率为62.65%,口苦消失率为73.53%;而对照组上述症状的消失率则分别为36%、40.48%、56.25%、42.86%、34.62%、31.58%。治疗组在上述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临床疗效方面,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11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44例,占40%;显效31例,占28.18%;有效28例,占25.45%;无效7例,占6.36%,总有效率93.64%。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9例,占18%;显效12例,占24%;有效13例,占26%;无效16例,占32%,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显示,治疗组治疗前有胃粘膜活动性炎症的有47例,治疗后仍有这种炎症的还有9例,临床治愈率达80.85%;对照组治疗前有这种炎症的有26例,治疗后还有炎症的有14例;临床治愈率为46.1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在胃黏膜萎缩改变方面,治疗组胃黏膜萎缩110例患者,经治疗临床治愈44例,治愈率达40%;而对照组50例胃黏膜萎缩患者,经治疗临床治愈率9例,治愈率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66例肠化生患者中,临床治愈31例,治愈率46.97%;而对照组2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例,治愈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伴有不典型增生患者26例,临床治愈31例,治愈率49.97%;而对照组11例伴有不典型增生患者中,临床治愈2例,治愈率18.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这些对比研究结果均显示中药增生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较好疗效。经动物实验也证实,增生消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