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靸 sǎ ㄙㄚˇ ◎ 〔靸鞋〕a.一种草制的拖鞋;b.鞋帮纳得很密、前面有皮脸的布鞋。 ◎ 方言,把布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穿(拖鞋):靸着鞋。
详细字义◎ 靸 sǎ 〈名〉 (1) 古代小儿穿的鞋子。前帮深而覆脚,无后帮。形制与之类似的拖鞋也叫“靸” [slippers] 靸,小儿履也。从革,及声。——《说文》 靸,履也。——《广雅》 靸鞮卬角褐袜巾。——《急就篇》 (2) 又如:草靸;宝靸;靸鞵(无跟鞋,拖鞋);靸拔(鞋后跟上的襻子,拔鞋时用);靸袋(箭袋) (3) 低下的物品 [inferiorthing]词性变化 ◎ 靸 sǎ 〈动〉 把布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穿[拖鞋] [slipper]。如:靸拉(拖着鞋子)
[①][sǎ][《廣韻》蘇合切,入合,心。][《廣韻》私盍切,入盍,心。]亦作“扱4”。(1)古代小儿穿的鞋子。前帮深而覆脚,无后帮。后亦指形制与之类似的拖鞋。(2)把鞋后帮踩在脚跟下;穿(拖鞋)。(3)飘忽貌;轻举貌。(4)乐曲中的一个乐段。(5)指低下的物品。亦指事之不振者。(6)通“鈒”。参见“靸戟”。
[广 韵]:蘇合切,入27合,sa,咸開一入覃心[平水韵]:入声十四缉·入声十五合[粤 语]:saap3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