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字
查汉字

kuàng    

拼音:kuang
注音:ㄎㄨㄤˋ
部首笔画:7
总笔画:12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貝
造字法:
五笔86:MKQN
五笔98:MKQN
五行:
Unicode:U+8CBA
四角号码:66812
仓颉输入法:BCRHU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貺字拼音(带声调)
kuàng
貺字笔顺
竖折横横横撇捺竖折横撇折
基本解释

kuàng   ㄎㄨㄤˋ ◎ 见“贶”。

汉语字典

[①][kuàng][《廣韻》許訪切,去漾,曉。]“贶1”的繁体字。(1)赐给;赐与。(2)赐赠之物。(3)特指他人赠与的书信或诗文。(4)喜欢,喜悦。(5)张大。(6)通“況”。比况。(7)水名。

音韵参考

[上古音]:阳部晓母,xiuang[广 韵]:許訪切,去41漾,huàng,宕合三去陽曉[平水韵]:去声二十三漾[粤 语]:fong3[闽南语]:heng7,huiN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貝字部】 貺;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06第26〔古文〕𧵮【唐韻】【集韻】【韻會】許放切【正韻】虛放切,𠀤音况。【說文】賜也。【廣韻】與也。【詩·小雅】中心貺之。【儀禮·士昏禮】吾子有惠,貺室某也。 又與況通。【前漢·武帝紀】遭天地況施。 又【韻補】叶虛王切,音荒。【左傳·僖十五年】女承筐,亦無貺也。【楚辭·九章】荼薺不同畞兮,蘭茝幽而自芳。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類篇】或从光作𧵦。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常见生僻字
汉字组词推荐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