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 áo ㄠˊ ◎ 出游,闲游:“以敖以游”。 ◎ 古同“熬”,煎熬。 ◎ 姓。
详细字义◎ 敖 áo 〈动〉 (1) (会意。从也,从出,俗字作遨。本义:漫游;闲游) (2) 同本义[stroll;roam] 敖,出游也。——《说文》 敖不可长。——《礼记·曲礼》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柏舟》 民不敖,则业不败。——《商君书·垦令》 邑亡敖民。——《汉书·食货志》 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汉书·丙吉传》 (3) 又如:敖民(游民);敖翔(遨游飞翔) (4) 喧哗;叫喊 [noise;cry] 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欢敖。——《荀子·强国》词性变化 ◎ 敖 áo 〈名〉 (1) 粮仓 [granary]。如:敖仓(敖庾。秦代所建谷仓名。在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邙山上。山上有城,秦于其中置谷仓,故曰“敖仓”) (2) 姓
[①][áo][《廣韻》五勞切,平豪,疑。]亦作“傲2”。(1)游玩;游逛。(2)戏谑;调笑。(3)舞蹈的位置。《诗·王风·君子阳阳》:“左執翿,右招我由敖。”郑玄笺:“右手招我,欲使我從之於燕舞之位。”朱熹集传:“敖,舞位也。”一说,舞曲名,即《骜夏》。马瑞辰通释:“敖,疑當讀爲《驁夏》之驁,《周禮·鍾師》:奏九夏,其九爲《驁夏》。”(4)喧噪;叫喊。(5)春秋楚国对未成君而死、无谥号者之称。(6)犬长四尺曰敖。(7)粮仓。后作“廒”。(8)通“螯”。(9)通“熬”。煎熬。(10)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北。(11)姓。宋代有敖颖士、敖知言。见《通典·氏族四》。[②][ào][《集韻》魚到切,去号,疑。]傲慢;骄傲。后通作“傲”。
[上古音]:宵部疑母,ng?[广 韵]:五勞切,下平6豪,áo,效開一平豪疑[平水韵]:下平四豪[唐 音]:ngɑu[国 语]:áo,ào[粤 语]:ngou4ngou6[闽南语]:go5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