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字
查汉字

tí    

拼音:ti
注音:ㄊㄧˊ
部首笔画:7
总笔画:17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足
造字法:
五笔86:KHRM
五笔98:KHRW
五行:
Unicode:U+8E4F
四角号码:62117
仓颉输入法:RMHYU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蹏字拼音(带声调)
蹏字笔顺
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撇竖横折撇横折撇折
与蹏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tí   ㄊㄧˊ ◎ 同“蹄”。

汉语字典

[①][tí][《廣韻》杜奚切,平齊,定。]亦作“蹏1”。(1)马、牛、羊、猪等动物生在趾端的角质物。亦指具有这种角质物的脚。(2)指牲口。(3)捕兔的挂网。(4)趋走;奔走。(5)量词。用于草食动物。[②][dì][《集韻》大計切,去霽,定。]亦作“蹏2”。(1)踢。(2)踩,踏。

音韵参考

[广 韵]:杜奚切,上平12齊,tí,蟹開四平齊定[粤 语]:ta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蹏;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231第23【唐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𠀤音題。【說文】足也。【前漢·貨殖傳】牧馬二百蹏。【註】蹏,古蹄字。 又【史記·孝武紀】會之上林中蹏氏觀。 又【前漢·孝成皇后傳】赫蹏書。【註】應劭曰:赫蹏,薄小紙也。 又【左思·吳都賦】罠蹏連綱。【註】罠,麋綱。蹏,兔綱。 又叶徒帝切【郭璞·水馬贊】馬實龍精,爰出水類。渥洼之駿,是勒是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常见生僻字
单字组词推荐
友情链接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