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 (湯) tāng ㄊㄤˉ ◎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ēn )汤。 ◎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 姓。
◎ 汤 boiling water broth gippo soup hot water
详细字义◎ 汤 (1) 湯 shāng (2) 另见 tāng 基本词义◎ 汤 湯 tāng 〈名〉 (1) (形声。从水,昜( yáng)声。本义:热水;开水) (2) 同本义 [boiling water]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 (3)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4) 菜汤 [soup]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5)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6)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liquid decoction of medicinal herbs]。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7) 饮料 [drink]。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8) 汤池,护城河 [moat]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9) 商朝的开国之君 [Tan king]。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10) 古州名 [Tang prefecture] (11)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12)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13) 山名 [Tang mountain] (14)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5)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6) 温泉 [hot spring]。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17) 姓 (18) 另见 shāng;tàng
[①][tāng][《廣韻》吐郎切,平唐,透。]“汤1”的繁体字。(1)沸水;热水。(2)温泉。(3)指温泉浴池。(4)带汁水的菜肴。(5)指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6)中药汤剂。(7)汤池,护城河。(8)商朝的开国之君。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9)姓。[②][tàng][《廣韻》他浪切,去宕,透。]“汤2”的繁体字。(1)高温物体与皮肤接触而使之产生疼痛感。(2)把肉、菜放进开水里稍微煮一下就取出来。(3)泛指煮。(4)用开水或热水浇、泡。(5)用热物接触冷物使之变暖。(6)冲撞;冒。(7)搪,抵挡。(8)触,碰。(9)用同“淌”。(10)用同“趟”。参见“湯2湯兒”。(11)通“蕩”。行为放纵。(12)通“蕩”。大。参见“湯2禹”。(13)通“蕩”。荡涤。[③][shāng][《廣韻》式羊切,平陽,書。]亦作“漡1”。“汤3”的繁体字。见“湯3湯”。[④][yáng][《集韻》余章切,平陽,以。]“汤4”的繁体字。
[上古音]:阳部透母,thang[平水韵]:下平七阳·去声二十三漾[国 语]:tāng,tàng,shāng,yáng[粤 语]:tong1[闽南语]:thng1,thong1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