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狐 hú ㄏㄨˊ ◎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 姓。
◎ 狐 fox
详细字义◎ 狐 hú 〈名〉 (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 同本义 [fox] 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小狐汔济。——《易·未济》 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4) 喻坏人,小人 [bad person]。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①][hú][《廣韻》户吴切,平模,匣。](1)兽名。形似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色一般呈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杂食虫类、小型鸟兽、野果等。毛皮极为珍贵。通称狐狸。(2)喻坏人、小人。参见“狐羣狗黨”。(3)旧时戏曲行当名。杂剧九种角色之一。(4)谓行动肆无忌惮。(5)见“狐祥”。(6)姓。见《通志·氏族略四》。
[上古音]:鱼部喻三母,hua[广 韵]:戸吳切,上平11模,hú,遇開一平模匣[平水韵]:上平七虞[粤 语]:wu4[闽南语]:hoD5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