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丕 pī ㄆㄧˉ ◎ 大:丕业。丕变。
详细字义◎ 丕 pī 〈形〉 (1) (形声。从一,不声。本义:大) 同本义[big;great] 丕,大也。——《说文》 未丕扬先帝之盛功。——《汉书·匡衡传》 太医令吉丕。——《后汉书·耿秉传》 昧旦丕显。——《左传·昭公三年》 弼我丕丕基。——《书·大诰》 (2) 又如:丕变(大变);丕训(伟大而可为法则的言论);丕烈(伟大的功业);丕业(伟大的事业);丕绩(伟大的功绩);丕显(伟大而显明);丕丕基(极伟大的帝王家业。指帝王之位)词性变化 ◎ 丕 pī 〈动〉 尊奉 [follow]。如:丕崇(崇奉);丕然(敬奉的样子);丕承(很好地继承);丕应(很好地应和) ◎ 丕 pī 〈连〉 乃,于是 [then]。如:丕乃(于是);丕则(于是)
[①][pī][《廣韻》敷悲切,平脂,滂。][《集韻》攀悲切,平脂,滂。](1)大。(2)奉。(3)连词。乃,于是。(4)助词。置句首或句中。(5)姓。春秋晋有丕郑。见《左传·僖公十年》。[②][bù][《字彙補》奉布切](1)通“不”。(2)象声词。
[广 韵]:敷悲切,上平6脂,pī,止開三平脂B滂[平水韵]:上平四支[唐 音]:pyi[国 语]:pī[粤 语]:pei1[闽南语]:phi1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