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字
查汉字

zī    

拼音:zi
注音:ㄗ
部首笔画:3
总笔画:9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艹
造字法:
五笔86:AXXU
五笔98:AXXU
五行:
Unicode:U+8332
四角号码:44732
仓颉输入法:TVI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茲字拼音(带声调)
茲字笔顺
横竖竖折折捺折折捺
基本解释

zī   ㄗˉ ◎ 同“兹”。

汉语字典

[①][zī][《廣韻》子之切,平之,精。]“茊1”的今字。亦作“茲1”。(1)增益,增加。(2)更,更加。(3)年。(4)蓐,草席。(5)锄。(6)代词。此,这。(7)今,现在。(8)连词。则。(9)语气词。哉,呀。(10)通“在”。终了。[②][cí][《廣韻》疾之切,平之,從。]“茊2”的今字。亦作“茲2”。(1)通“慈”。慈爱。(2)龟兹的“兹”。龟兹,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

音韵参考

[上古音]:之部精母,tzi?[广 韵]:疾之切,上平7之,cí,止開三平之從[平水韵]:上平四支[粤 语]:ci4zi1[闽南语]:ch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茲;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028第29〔古文〕𦱳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𠀤音孜。【說文】草木多益也。 又【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又【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又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揚子·太𤣥經】天不之茲。 又【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註】與髭同。 又【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常见生僻字
汉字组词推荐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