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字
查汉字

nà    

拼音:na
注音:ㄋㄚˋ
部首笔画:4
总笔画:8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月
造字法:
五笔86:EMWY
五笔98:EMWY
五行:
Unicode:U+80AD
四角号码:74227
仓颉输入法:BOB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6742
肭字拼音(带声调)
肭字笔顺
撇折横横竖折撇捺
基本解释

nà   ㄋㄚˋ ◎ 〔腽肭〕见“腽”。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nà  ——“腽肭”( wànà):肥胖

汉语字典

[①][nà][《廣韻》女滑切,入黠,娘。][《廣韻》内骨切,入没,泥。]见“腽肭”。[②][nǜ][《廣韻》女六切,入屋,娘。]同“朒1”。(1)农历月朔月见于东方。(2)扭,折伤。

音韵参考

[广 韵]:女六切,入1屋,nǜ,通開三入東娘[平水韵]:入声一屋[粤 语]:nat6neot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上】【月字部】 肭; 康熙笔画:7; 页码:页975第15【唐韻】【集韻】【韻會】𠀤女六切,音衄。【說文】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从月內聲。○按从內非聲,當从肉乃得聲。《玉篇》作朒,今本《說文》作肭,乃傳寫之譌耳。【廣韻】【集韻】【韻會】𠀤女六切,音恧。【說文】肭,朔而見東方,謂之縮肭。【徐曰】行太疾也。 又【集韻】奴骨切,音訥。膃肭,肥也。 又【正字通】海狗之腎曰膃肭臍。 又【廣韻】【集韻】𠀤女滑切,音貀。義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常见生僻字
汉字组词推荐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