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翠拔

拼音:cuì bá

注音:ㄘㄨㄟˋ ㄅ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青山高耸。 唐 刘得仁 《监试莲花峰》诗:“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朶穠。” 前蜀 贯休 《山呼万岁》诗:“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

基本含义
形容树木苍翠挺拔。
详细解释
翠拔是由“翠”和“拔”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翠”指的是绿色、苍翠的样子,“拔”指的是挺拔、直立的姿态。翠拔形容树木长得繁茂、挺拔,表示生机勃勃、蓬勃发展的景象。
使用场景
翠拔常用于形容自然界中的树木,也可用于比喻事物的蓬勃发展、蓬勃向上的状态。可以用于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也可以用于描述人的进步和发展。
故事起源
翠拔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故事中,庄子看到一棵树长得苍翠挺拔,就对自己的学问和修养产生了怀疑。他认为自己的学问比不上这棵树,于是他决定放弃对学问的追求,而专心修养自己的品德。这个故事表达了“翠拔”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翠”和动词“拔”组成。
例句
1. 这棵树长得真翠拔,像是一把绿色的伞。2. 他的事业一直在翠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树长得翠绿挺拔,树叶像一把伞一样遮阳,给人一种清新、蓬勃的感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树木相关的成语、诗词,例如“树大招风”、“参天大树”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春天的时候,我们学校里的树都翠拔起来了,非常漂亮。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像那棵翠拔的大树一样,不断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高中生: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犹如翠拔的巨树,给人一种繁荣和生机的感觉。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