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胥纰

拼音:xū pī

注音:ㄒㄩ ㄆ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上的带钩。《史记·匈奴列传》:“黄金饰具带一,黄金胥紕一。”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晏 曰:“ 鲜卑 郭落带,瑞兽名也, 东胡 好服之。”按《汉书·匈奴传上》作“犀毗”。 颜师古 注:“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参阅 王仁湘 《带钩概论》。

基本含义
指言行不慎重,轻率草率。
详细解释
胥纰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胥指的是胡服骑射的少数民族,纰指的是错误。胥纰的意思是指言行不慎重,轻率草率。形容人做事不谨慎,不经思考,容易出错。
使用场景
胥纰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轻率行事的人。在工作场合,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就做出决策,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可以用胥纰来提醒人们要谨慎思考,不要轻率行事。
故事起源
胥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文选·李贺》中,原文是:“胥纰不待明,群胡何相误。”意思是说,少数民族的人言行不慎重,相互之间容易误解。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形容言行不慎重的意思。
成语结构
胥纰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胥和纰。胥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胡服骑射的少数民族;纰是一个名词,意思是错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表示言行不慎重,轻率草率。
例句
1. 他一向胥纰,经常因为轻率行事而出错。2.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要胥纰行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胥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少数民族的人,穿着胡服骑射的样子,但他的动作却非常轻率,结果出现了错误。这个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胥纰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胥纰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胡作非为、轻举妄动等词语都可以与胥纰进行类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考试时没有仔细读题,做题时胥纰了,结果答错了很多题目。2. 初中生:他们在组织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胥纰行事,导致活动效果不好。3. 高中生: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轻率行事,结果胥纰了,考得很差。4. 大学生:在做项目报告时,他们没有充分研究市场情况,胥纰行事,导致项目失败。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