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楞伽

拼音:léng jiā

注音:ㄌㄥˊ ㄐㄧㄚ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 师子国 (今 斯里兰卡 )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圆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顶人。”
(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韦应物 《寄恒璨》诗:“今日郡斋閒,思问《楞伽》字。” 明 高启 《楞伽寺》诗:“《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清 姚鼐 《法源寺》诗:“欲偕投紱老,终日问《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法相名为《瑜伽师地》,虽与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师有几’之文。此则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基本含义
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详细解释
楞伽一词源自佛教梵文“raṅga”,意为“愚昧、迟钝”。在汉语中,楞伽用来形容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缺乏理智和智慧。
使用场景
楞伽一词多用于贬义,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懂事理、不明事理的人。可以用来批评和讽刺那些做事不明智、不理智的人。
故事起源
楞伽一词最早出现在《楞伽经》,是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该经典讲述了佛陀在般若山讲法时,给予了一位名叫楞伽的沙门一段重要的教诲。楞伽因为迟钝愚昧,不明事理,佛陀用言辞严厉地批评了他。从此以后,人们用“楞伽”来形容那些愚昧无知的人。
成语结构
楞伽为一个名词,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就是个楞伽,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2. 别和他争辩了,他是个楞伽,不会听你说理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楞伽与“愚昧无知”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迟钝愚昧的人,他被称为楞伽。
延伸学习
了解佛教经典《楞伽经》的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楞伽一词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真是个楞伽,连加法都不会做。2. 初中生:我不想和那个楞伽一起做项目,他什么都不懂。3. 高中生:那个学生虽然成绩优秀,但他的思维却很楞伽。4. 大学生:他理工科学得很好,但在人文社科方面却有点楞伽。5. 成年人:那个领导居然做出这种愚蠢的决策,真是个楞伽。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