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踏谣娘

拼音:tà yáo niáng

注音:ㄊㄚˋ ㄧㄠˊ ㄋㄧ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南北朝 及 唐 代散乐。《旧唐书·音乐志二》:“《踏摇娘》,生於 隋 末。 隋 末 河内 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其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 河朔 演其曲而被之絃管,因写其妻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近代优人颇改其制度,非旧旨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托名》:“《隋唐嘉话》云: 隋 末, 河閒 有人使酒,自号郎中,醉必欧其妻,其妻美而善歌,好事者呼为《踏摇娘》。今转为《踏容娘》也。”

基本含义
指人们盲目相信谣言传播的现象。
详细解释
踏谣娘是一个描绘人们盲目相信谣言传播的现象的成语。谣言是指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或传闻,往往带有误导性和虚假性。踏谣娘意味着人们对谣言的盲目相信,而不去核实真相。
使用场景
踏谣娘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盲目相信和传播谣言的行为。可以用于讽刺那些容易受到谣言影响的人群,也可以用于警示大家要慎重对待谣言,并通过查证真相来避免踏入谣言的陷阱。
故事起源
踏谣娘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名叫谣娘的女子,她总是轻易相信别人的谣言,并将这些谣言传播给他人。人们通过这个故事来批评那些盲目相信和传播谣言的人,提醒大家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被谣言所蒙蔽。
成语结构
踏谣娘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踏谣”表示盲目相信谣言,“娘”是一个表示女子的称呼。
例句
1. 他总是踏谣娘,听到什么谣言就全盘相信。2. 这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各种谣言,要小心不要踏谣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女子在踩着谣言的脚步前进,表示她盲目相信和传播谣言。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谣言的危害和如何辨别真假信息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谣言相关的成语,如“脱谣传媒”,“信谣传媒”。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成为踏谣娘,所以我会先核实信息再相信。2. 初中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成为踏谣娘。3. 高中生: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谣言,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踏谣娘。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有批判性思维,不要轻易相信谣言,以免成为踏谣娘。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