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条驳

拼音:tiáo bó

注音:ㄊㄧㄠˊ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逐条驳斥。 孙中山 《驳保皇报书》:“本不欲推求详辨,然其似是而非之理最易惑人,故条驳之,以塞毒焰而辟谬论。”

基本含义
指言辞犀利,辩论时言辞激烈、锋芒毕露。
详细解释
成语“条驳”形容言辞犀利,辩论时言辞激烈,锋芒毕露,常用来形容辩论、争辩时的激烈情景。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辩论、争辩、论战等场合,表示言辞激烈、锋芒毕露。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十一年》中有“周公条钢,言不可驳”之句,意为“周公的言论如钢条一般坚固,无法驳倒”。后来人们将“条钢”改为“条驳”,表示言辞犀利,不容置疑。
成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条”是形容词,表示言辞犀利;“驳”是动词,表示驳斥、反驳。
例句
1. 在辩论中,他的论点条驳,让对手无言以对。2. 他的辩才非常出众,每次辩论都能条驳对方的观点。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条驳”联想为一根尖锐的铁条,用来指向和驳斥对方的观点。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言之凿凿”、“一针见血”等,来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回答非常条驳,让老师无法反驳。初中生:辩论比赛上,他的论点条驳,赢得了比赛。高中生:在辩论中,他条驳了对方的观点,展现出自己的辩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