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戎菽

拼音:róng shū

注音:ㄖㄨㄙ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戎叔 ”。 山戎 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大豆。《管子·戒》:“北伐 山戎 ,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诗·大雅·生民》:“蓺之荏菽” 毛 传:“荏菽,戎菽也。” 郑玄 笺:“戎菽,大豆也。”一说为胡豆,蚕豆。《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 郭璞 注:“即胡豆也。”或谓戎菽、胡豆皆豌豆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劐·穀三·豌豆》。

基本含义
指战争中被掳掠的财物,也指被强盗抢走的财物。
详细解释
戎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戎”指的是战争、军事,“菽”指的是豆类作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战争中被敌人抢夺的财物,也可以用来形容被强盗抢走的财物。
使用场景
戎菽一词多用于文言文、古代文学作品中,较少在现代口语中出现。在写作、阅读古代文学、历史研究等方面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项羽攻打楚国时,楚王刘邦被迫投降,项羽派人搜查刘邦的行李,发现了大量的财物。于是,项羽对刘邦说:“我原打算夺取你的戎马,没想到却夺取了你的菽粟。”意思是原本想抢夺刘邦的战马,却意外地抢夺了他的粮食和财物。从此,人们就用“戎菽”来形容战争中被掳掠的财物。
成语结构
戎菽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在战乱年代,人们的戎菽常常被掠夺一空。2. 这个小偷专门盗窃别人的戎菽。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戎菽”拆分为“戎”和“菽”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想象在战争中,敌人抢走了菽粟这种财物,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抢夺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战火纷飞”、“豺狼当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中,敌人抢走了我们的戎菽。2. 初中生:这个小偷偷走了我们的戎菽。3. 高中生:历史上,战争导致了许多人的戎菽流失。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戎菽”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