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洁己奉公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jié jǐ fèng gōng ㄐㄧㄝ ˊ ㄐㄧˇ ㄈㄥˋ ㄍㄨㄙ

洁己奉公(潔己奉公) 

谓自身廉洁,为公事尽力。《宋书·夷蛮传·林邑国》:“龙驤将军、 交州 刺史 檀和之 ……洁己奉公,以身率下。”《魏书·南安王桢传》:“ 南安王 楨 以懿戚之贵,作镇 关 右,不能洁己奉公,助宣皇度,方肆贪欲,殖货私庭,放纵姦囚,壅絶诉讼。” 郑观应 《盛世危言·书吏》:“﹝书吏﹞月得工食纸张之费,为数甚微,若洁己奉公亦实无以自给。”亦作“ 洁己从公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 湖北 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基本含义
指个人清洁自身、恪守职责,全心全意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精神。
详细解释
洁己奉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道德观念。洁己指的是个人修身养性,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奉公则是指为公众利益而努力工作,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洁己奉公强调个人要以清廉自律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行为,同时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为社会做出贡献。
使用场景
洁己奉公常用于教育、政治、社会等领域,强调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自律精神,为公众利益而努力工作。在工作场所中,洁己奉公鼓励员工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勤勉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洁己奉公强调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
故事起源
洁己奉公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洁己奉公正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之一。儒家认为,只有个人具备洁己之德,才能够为公众利益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成语结构
洁己奉公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洁己是形容词短语,表示个人修身养性;奉公是动词短语,表示为公众利益而努力工作。
例句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始终保持洁己奉公的精神。2. 这个企业的员工都秉持着洁己奉公的原则,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洁己奉公与个人修身养性、为公众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精神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将洁己理解为个人的清洁和自律,奉公理解为为公众利益而努力工作。同时,可以通过创造联想来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在清洁自己的身体,然后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洁己奉公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忠诚为民”等。同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深入理解洁己奉公的重要性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洁己奉公,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带头遵守纪律,洁己奉公,为同学们服务。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要坚持洁己奉公的原则,不作弊,全力以赴。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要秉持洁己奉公的精神,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要始终坚持洁己奉公的原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