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放佚

拼音:fàng yì

注音:ㄈㄤˋ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散失。《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詰。” 清 曾国藩 《<朱慎甫遗书>序》:“君之於学,其可谓篤志而不牵於众好者矣。惜其多有放佚,如《大易粹言》、《春秋本义》、《三传备説》诸篇,今都不可见。”
(2).放纵不受约束。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网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 清 方苞 《书孝妇魏氏诗后》:“近世士大夫百行不怍,而独以出妻为丑,閭阎化之,由是妇行放佚而无所忌。” 吴组缃 《菉竹山房》:“这幕才子佳人的喜剧闹了出来,人人夸说的绣蝴蝶的小姐一时连丫头也要加以鄙夷。放佚风流的叔祖虽从中尽力撮合周旋,但当时究未成功。”

基本含义
指放荡、放纵、放肆的行为。
详细解释
放佚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行为放荡、放纵、放肆的状态。通常用来批评或警示那些过度放纵自己,不受约束的人。
使用场景
放佚适用于各种情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常常用于贬义的语境中,表示对某人行为不端的批评。
故事起源
放佚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原文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热衷于放纵欲望的人。后来,放佚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的放纵行为。
成语结构
放佚由两个汉字组成,放和佚。放意为放纵、放荡,佚意为放肆、放纵。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放佚这个成语。
例句
1. 这个年轻人总是过着放佚的生活,没有任何责任感。2. 他的行为放佚不羁,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放佚与放纵、放荡的意思联系起来,联想到一个人在放纵自己的行为时会变得放佚不羁。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放佚相关的成语,如放荡不羁、放肆妄为等,可以深入理解这种放纵行为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放佚不羁,经常迟到早退。2. 初中生:有些学生在青春期时会放佚不羁,需要引导和教育。3. 高中生:年轻人应该明白,放佚不羁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远离目标。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也要避免过度放佚,保持适度的节制。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