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祖庭

拼音:zǔ tíng

注音:ㄗㄨˇ ㄊ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语出《礼记·檀弓上》:“小敛於户内,大敛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本谓祭奠于祖庙之中庭,后用“祖庭”犹言祖奠,谓送殡前举行的祭奠。 唐 李端 《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 唐 李商隐 《重祭外舅司徒公文》:“属纊之夕,不得闻启手之言;祖庭之时,不得在执紼之列。”
(2).指佛教宗祖布教传法之处。《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下走进三藏禪林,头一进是极高的大殿,殿上金字匾额:‘天下第一祖庭’。”《随笔》1979年第2集:“ 唐 朝 惠能 和尚继承五祖衣钵,从 湖北省 黄梅 东山寺 到此定居,遂成禅宗正统,称祖庭, 宋太祖 赐名‘南华禅寺’。”
(3).祖师。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上人定生 南宋 后, 兹云 懺师其祖庭。”
(4).祖屋,家族的旧居。 清 孔尚任 《与莓垣书》:“家门诸务,惟赖吾弟一人调护其间,如波涛柱石,孤立良难。愚虽身处江湖之远,而心仍在祖庭之前。”
(5).祖父。 明 李东阳 《陆孝子诗序》:“ 凤 之祖庭 玉君 履善貽福,而 仁甫 续学弗试,犹有待于后。”按, 仁甫 , 凤 父。

基本含义
指祖先居住过的故乡,也用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详细解释
祖庭一词由两个部分组成,祖指祖先,庭指家庭住所。祖庭表示祖先居住过的故乡,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的家乡。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对祖先故乡的情感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使用场景
祖庭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或祖先的故乡的感情。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文学作品中。
故事起源
《诗经·秦风·无衣》中的一句“我来归,我来瞻。我来祖庭,我来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是祖庭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祖庭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我对我的祖庭充满了思念之情。2. 离开祖庭已经多年,但我对家乡的思念从未减少。
记忆技巧
可以将祖庭这个成语与自己的家乡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深入了解祖庭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爱我的祖庭,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风景。2. 初中生:离开了祖庭,我才意识到家乡的重要性。3. 高中生:祖庭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无论我身在何处。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