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扣阍

拼音:kòu hūn

注音:ㄎㄡˋ ㄏㄨㄣ

繁体:

基本解释

叩击宫门。吏民向朝廷有所陈述申诉。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屏居田野,不自循省,而诱致狂生,扣閽自荐,以覬召用。”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 燕云 之伐兴, 处厚 之姪孙 尧臣 ,以布衣诣京师,扣閽上书,力陈不可。”

基本含义
指因为顾虑、担心而迟迟不敢行动或说话。
详细解释
扣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扣指的是闭合、拧紧,阍指的是门闩。成语扣阍形容一个人由于顾虑、担心而迟迟不敢行动或说话,就像门闩被拧紧一样。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担心后果而犹豫不决、迟疑不前。
使用场景
扣阍这个成语常常在描述一个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犹豫不决、担心后果的情况下使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因为担心失败或出错而不敢采取行动或表达自己的意见。
故事起源
扣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据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宰相吕不韦,他因为害怕得罪君王而迟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有一次,吕不韦跟随君王巡视境内,看到有一座桥非常破旧,但他迟迟不敢提出修建桥梁的建议。最后,君王发现了这座破旧桥梁,责问吕不韦为什么没有早点提出修建的建议,吕不韦只能回答说:“我扣阍而不敢言。”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因为担心后果而迟迟不敢行动或说话的情况。
成语结构
成语扣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扣”是动词,意思是闭合、拧紧;“阍”是名词,意思是门闩。
例句
1. 他在会议上一直扣阍,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2. 她一直扣阍着,不敢对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扣阍的技巧可以是联想这个成语的含义。你可以想象一扇门被扣紧的门闩拧紧,表示这个门因为被紧闭而无法打开,就像一个人因为顾虑、担心而迟迟不敢行动或说话。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扣阍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担心、犹豫相关的成语,例如“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前总是扣阍,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2. 初中生:她因为害怕失败而扣阍,不敢报名参加舞蹈比赛。3. 高中生:他在面对大学选择时一直扣阍,不敢做出决定。4. 大学生:我在面试时总是扣阍,不敢大胆展示自己的实力。希望这个关于“扣阍”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