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假署

拼音:jiǎ shǔ

注音:ㄐㄧㄚˇ ㄕ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正式任命官职前暂时代理。《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右丞假署印綬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六年》:“ 广平 游纶 、 张豺 拥众数万,据 苑乡 ,受 王浚 假署。” 胡三省 注:“假署者,承制权宜而补署,假以职名。”
(2).犹言伪授,伪职。《周书·武帝纪上》:“ 洛州 民 周共 妖言惑众,假署将相,事发伏诛。”《周书·杨敷传》:“先是蛮左等多受 齐 假署,数为乱逆。”

基本含义
假扮官员,冒充公职人员。
详细解释
假署是由“假”和“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假指冒充、伪装,署指官署、官职。假署的含义是指冒充官员,假扮公职人员的行为。
使用场景
假署多用于形容某人冒充官员,以获取私利或欺骗他人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社会中一些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以及一些冒充者的欺骗行为。
故事起源
关于假署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这个成语的出现与古代官员的廉洁问题有关。古代官员负责管理和监督一方的政务,因此他们的身份和职位非常重要。有些人为了达到私利或欺骗他人的目的,会冒充官员,以此来获取特权或欺骗他人。因此,假署成语就形成了。
成语结构
假署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假”是动词,表示冒充、伪装的意思;“署”是宾语,表示官署、官职。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他冒充警察去骗人,真是假署一身。2. 这个人一直冒充医生,行为太假署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结构来帮助记忆。可以联想“假署”中的“假”字,表示冒充,以及“署”字,表示官职。通过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结构,可以更好地记忆和运用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假署相关的成语,如假公济私、冒名顶替等。这些成语都与冒充、伪装、欺骗等行为有关,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经常假署老师,假装自己是班长。2. 初中生:一些学生为了逃避责任,会假署做作业,让别人帮他们完成。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获得高考加分,会冒充社会实践志愿者,这种行为属于假署。4. 大学生:一些大学生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获取关注,会假署名人的身份,以此来吸引粉丝。5. 成年人:在商业活动中,有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会假署公司高层,来欺骗投资者或合作伙伴。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