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端衣

拼音:duān yī

注音:ㄉㄨㄢ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一种礼服。多用于丧祭场合。《荀子·哀公》:“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於食荤。” 杨倞 注:“ 郑 云:‘端者,取其正也。’”《孔子家语·五仪》:“夫端衣玄裳冕而乘轩者,则志不在於食焄。” 王肃 注:“端衣玄裳,齐服也。”

基本含义
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详细解释
端衣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年》:“如有益于国家,皆可使为之。如不益于国家,虽有衣冠,何以斯为?”意为如果对国家有益处,就应该去做;如果对国家没有益处,即使有衣冠华服,也不能为之。成语中的“端衣”指的是端正衣冠,以示身份和地位,同时也代表了身份和地位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有影响力的人以身作则,率先做好榜样,引导他人向正确的方向努力。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有其表,只顾形式而不关心实际的人。
故事起源
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国君僖公问大臣如何选拔人才。大臣对僖公说,只要对国家有益处,无论出身贫寒还是衣冠楚楚,都应该使用他们。僖公就问:“如果对国家没有益处,即使有衣冠华服,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成语“端衣”的典故。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作为领导者,你应该端衣以身作则,引导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 他总是端衣慷慨解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端衣”与“以身作则”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整齐的衣服,站在众人之前,以自己的行动示范给别人看,这样就能记住“端衣”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端衣”相关的成语,如“端木正公”、“端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总是端衣榜样,让我们都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 初中生:作为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我要端衣以身作则,带领同学们共同进步。3. 高中生:作为学长,我要端衣榜样,为后辈树立一个好的榜样。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端衣以身作则,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品德修养。5. 成年人:作为家长,我们要端衣榜样,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向。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