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浮标

拼音:fú biāo

注音:ㄈㄨˊ ㄅㄧ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浮标 fúbiāo
(1) [float]∶标明水体表面下的物体(如捕龙虾用的筐篓)位置的浮于水面的指示器
(2) [buoy;floating mark]∶锚泊在固定地点的漂浮体,用来引导或警告海员,或用来系泊船而代替锚泊

英文翻译

1.buoy; staff float; drogue; dobber; dan; buoyage; float rod; floating beacon; floating mark

详细解释

一种金属制或木制之器,一端系於水底,其本身浮於水面。用来指示航道的界限,航行的障碍物和危险地区。 唐 陈子昂 《洪崖子<鸾鸟诗>序》:“寄孤兴於露月,沉浮标於山海。”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在他们的遗址里,发现了长约二米的木桨,还有陶、石网坠,木浮标,竹鱼篓。”《新华月报》1950年第3期:“关于管理海港河道、灯塔浮标、气象报道等助航设备的职务……全部移交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或市的港务局。”

基本含义
比喻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标志或象征物。
详细解释
浮标,顾名思义,是指在水面上漂浮的标志物。这个成语比喻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不被冲走的象征物。它形容人在困境中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受外界干扰的品质。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能够保持稳定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干扰。
故事起源
浮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南齐书·宗室传》中。故事讲述了梁武帝萧衍的一个弟弟萧望之,他因为不满意兄长的统治,于是出走到山中隐居。有一天,他看到山中有一株竹子,竹子倒下后仍然保持竖立,萧望之就把它比作浮标,表示自己也要像它一样坚定不移。这个故事成为了浮标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浮标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在公司裁员潮中,他是唯一的浮标,始终保持了稳定的职位。2.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浮标来指引我们的决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浮标这个成语。想象在汹涌的海面上,有一个浮标坚定地漂浮着,稳定地指引航行的方向。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浮标相关的成语,如“浮云蔽日”、“浮光掠影”等,可以帮助扩展你的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浮标一样,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2. 初中生:在这个变化莫测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浮标来指引我们的前进方向。3. 高中生: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人们需要像浮标一样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权益。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像浮标一样保持稳定,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