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偻句

拼音:lǚ jù

注音:ㄌㄩˇ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 臧昭伯 如 晋 , 臧会 窃其寳龟 僂句 ,以卜为信与僭,僭吉。” 杜预 注:“僂句,龟所出地名。”后因以“僂句”称龟。 唐 刘禹锡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诗:“不见蜘蛛集,频为僂句欺。”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物名》:“ 僂句 之地出龟,则名龟曰僂句。”一说古无地名曰“僂句”,僂句乃谓龟背之中高而两旁下。参见 清 朱彬 《经传考证·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五年》。

基本含义
形容身体弯曲、姿态不正。
详细解释
偻句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姿态不正,脊梁弯曲。这个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正确姿态的重视,人们认为保持正确的姿态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因此,偻句往往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注意姿态的人。
使用场景
偻句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注意姿态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姿态不正。例如,在社交场合上,如果一个人坐姿不端正,我们可以说他偻句。另外,在描述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时,也可以使用偻句来形容他的姿态不正。
故事起源
偻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故。据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葛洪的学者,他一生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姿态。他经常提醒自己和他的学生保持正确的姿态,不要偻句。因此,偻句成为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身体姿态不正的人。
成语结构
偻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久坐不动,脊梁弯曲,真是个偻句之人。2. 她习惯性地弓着腰,走路时总是偻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偻句”与身体姿态不正的形象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弓着腰,脊梁弯曲的样子,将这个形象与偻句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关于正确姿态和仪态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身体姿态相关的成语,例如“挺胸抬头”、“腰板挺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坐在课桌前总是弓着腰,老师说他是个偻句之人。2. 初中生:她一直保持正确的姿势,从不偻句,是个好榜样。3. 高中生:那个学生久坐不动,脊梁弯曲,真是个偻句之人。4. 大学生:在面试时,要注意保持端正的姿态,不要偻句,给人留下好印象。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