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口径

拼音:kǒu jìng

注音:ㄎㄡˇ ㄐ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基本义:器物圆口的直径。
(2) (名)基本义:指要求的规格、性能等。
[构成]
偏正式:口(径
[例句]
这台折射望远镜的口径是130毫米。(作主语)

英文翻译

1.(器物圆口的直径) bore; caliber
2.(泛指要求的规格、性能等)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3.(比喻说话的内容) statement

详细解释

◎ 口径 kǒujìng
(1) [caliber]∶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线间的距离
(2) [aperture;bore]∶管子的内径(如皮下注射针头或炮管的)
(3) [diameter of opening]∶器物圆口的直径
天文台装有口径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供人们观察星空
(4) [requirement;specification;line of action]∶比喻对问题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原则
统一口径
(1).器物圆口的直径。《礼记·投壶》:“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 黄县 库中存一古器,口径一尺四寸五分,腹深二寸七分强。”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现所存手枪九枝……以为时久,故手枪子弹之大小,多不合於口径。” 洪深 《劫后桃花》二:“碧草绿树间,暗藏着十余寸口径的重炮。”
(2).比喻对问题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原则。 袁静 《伏虎记》第三八回:“可是首长们好象是统一了口径,都亲切地安慰她,鼓励她。”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五章:“他们找到区里几个负责人一谈,正好他们区里也有这个打算,双方对上口径,谈得投机。”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说话的方式、态度。
详细解释
口径是指人的言辞或说话的方式、态度。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说话的准确度、得体程度、公正性以及表达的能力。口径也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使用场景
口径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或说话的方式。它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和说话的准确度,也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的言辞不当或态度不端正。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兵器制造。在古代,军队使用的火炮和大炮有着不同的口径。口径大的火炮能够发射更大的炮弹,威力更大。口径小的火炮则发射小型炮弹。因此,口径成为评价火炮威力大小的标准。后来,这个词语被引申为评价人的言辞或说话方式的标准。
成语结构
口径是一个名词,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口径很准确,说话总能抓住重点。2. 她的口径很恰当,总能用恰到好处的话语安慰别人。3. 这个政治家的口径非常狡猾,总能找到合适的说辞来应对各种情况。
记忆技巧
可以将“口径”与“火炮”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口径大的火炮发射的炮弹威力更大,口径小的火炮发射的炮弹威力较小。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口径在成语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言辞和说话方式相关的成语,如“言之凿凿”、“言而有信”等,进一步扩展对言辞和说话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用正确的口径表达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他的口径很犀利,总能用合适的话语打动人心。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我们需要运用恰当的口径来争取胜利。4. 大学生:作为一名公众演讲者,我的口径必须准确无误,以便有效地传达我的观点。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