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伏豹

拼音:fú bào

注音:ㄈㄨˊ ㄅ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唐 代称官吏遇节假日留署值班为“伏豹”。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豹直》:“御史旧例,初入臺陪直二十五日,节假直日,谓之‘伏豹’,亦曰‘豹直’……‘伏豹’者,言众官皆出,己独留,如藏伏之豹,伺候待搏,故云‘伏豹’。”参见“ 豹直 ”。

基本含义
指隐藏在暗处、不露声色的人或势力,也可形容隐藏实力、不轻易暴露的情况。
详细解释
伏豹一词源自于《诗经·小雅·车攻》:“伏豹既执,有猋之势。”其中“伏豹”指潜伏在深山中的豹子,它虽然隐藏在暗处,但却具备强大的攻击力量。因此,成语“伏豹”用来形容隐藏在暗处、不露声色的人或势力。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隐藏实力、不轻易暴露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势力暗中积聚实力,准备时机成熟时一举发力的情况。
故事起源
成语“伏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狩猎活动。在古代,豹子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它们通常潜伏在深山中,等待猎物的到来。因此,人们常常用“伏豹”来形容隐藏在暗处、不露声色的人或势力。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平时看起来很平静,但实际上他是一个伏豹,一旦发起攻击,无人能敌。2. 这个组织一直在暗中积聚实力,他们是一支伏豹,等待着最佳时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豹子隐藏在暗处,等待时机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伏豹躲在草丛中,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藏龙卧虎”、“暗度陈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平时看起来很安静,但他是一个伏豹,一旦打架,就能打败很多人。中学生:这个团队一直在暗中训练,他们是一支伏豹,等待着比赛的到来。大学生:这个公司一直在暗中研发新产品,他们是一支伏豹,等待着市场机会。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