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恣睢

拼音:zì suī

注音:ㄗㄧˋ ㄙㄨㄟ

繁体:

基本解释

(1).放任自得貌。《庄子·大宗师》:“夫 尧 既已鲸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成玄英 疏:“恣睢,纵任也。” 陆德明 释文:“恣睢,自得貌。”《楚辞·远游》:“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睢以担撟。” 王逸 注:“纵心肆志,所愿高也。”
(2).放纵暴戾。《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 吕氏 恣睢,将危 汉 室。” 吴树平 校释:“恣睢,放纵暴戾。”《新唐书·马燧传》:“时 回紇 还国,恃功恣睢,所过皆剽伤。” 宋 叶适 《纪纲一》:“然人主恣睢太甚,而下不堪命。”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那时候 日本 人在 台湾 恣睢暴戾, 台湾 人民畏之如虎。”
(3).谓文章气势豪放。 唐 柳宗元 《答韦珩书》:“ 雄 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澁,不若 退之 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英文翻译

1.[书] reckless; unbridled

基本含义
放纵、任意
详细解释
恣睢指放纵自己的欲望,任意妄为,不受拘束。形容人任性放纵,不受约束的状态。
使用场景
恣睢常常用来形容人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受任何约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任性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某种放纵的状态。
故事起源
恣睢一词出自《左传·襄公十二年》。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在楚国被囚禁,他深感自己的身份尊贵,不应该受到如此的束缚。于是他写了一篇《恣睢之诗》,表达了自己放纵自己的愿望。后来,恣睢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放纵自己的行为。
成语结构
恣睢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恣”意为放纵、任意,第二个字“睢”音同“随”,意为随意、任性。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恣睢放纵,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这个孩子太恣睢了,从不听父母的话。
记忆技巧
可以将恣睢记忆为“自私”,因为恣睢的人往往只顾及自己,不顾及他人。另外,可以将恣睢记忆为“自由”,因为恣睢的人总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恣睢相关的成语,如恣意妄为、恣情纵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上课时经常恣睢,不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她对自己的爱好恣睢,不顾及他人的想法。3. 高中生:他的行为太恣睢了,完全没有考虑后果。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会自律,而不是恣睢放纵自己的欲望。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