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指权贵人物被禁止说话或发表意见,形容言论受到严格限制。
详细解释
金人,指皇帝;缄,指封闭、禁止。金人之缄原指古代帝王对重要臣子或官员的言论进行严格限制或禁止,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后来,这个成语也引申为一种权威或者高层领导对下属言论自由的限制。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些特定场合或环境下言论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例如政治体制下的言论管制、公司中高层对下属的约束等。
故事起源
成语“金人之缄”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敢问犹益之罪。对曰:将无以对。曰:何故?对曰:金人之缄。”故事中的金人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当时,齐国国君昭公问一个问题,臣子犹益不敢回答,只是回应称“金人之缄”,意即没有答案。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言论受到严格限制或禁止。
例句
1. 在这个国家,言论自由被金人之缄。2. 高层领导对下属的发言权进行了金人之缄。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金人之缄”与言论受限的场景,想象一个金色的人物被封口,无法说话的形象,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言论自由、权力制约等方面的知识,以丰富对成语“金人之缄”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发表了长篇演讲,同学们只能默默听着,感觉像是被金人之缄了一样。2. 初中生:在某些国家,人们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言论受到金人之缄。3. 高中生:在公司的高层会议上,下属的发言权被金人之缄,他们只能听领导的安排。